被平台黑了不给出款怎么办 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欠账不还怎么办?《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给出答案!
到今天,《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一周年了。《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共七章63条,在黑龙江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制度构建。
围绕贯彻落实《条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50条《关于重塑营商新环境的意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全国第一部营商环境监督专项立法——《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监督办法》。黑龙江省还先后制定《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保障暂行办法》《“头雁”行动方案》《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性政策文件,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政务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立法进程。
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优化政务环境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
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调整规范工作,共保留1025项行政权力事项,精简446项,精简率30.3%。大力优化行政许可等行政权力流程,许可事项减缩271个环节,平均缩减7个工作日。
2.政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黑龙江省统一规范省市县三级依申请类行政权力事项的10项要素,推动实现全省相同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打通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
3.努力打造“办事不求人”政务服务品牌
在“看病不求人”“上学不求人”“落户口、上车牌、办护照不求人”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省社科院抽样调查统计,综合评价好评率达到90%以上。
4.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上线运行,并完成与国家平台对接,形成了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黑龙江“全省事APP”上线试运行,政务服务掌上办迈出实质性步伐。
5.“放管服”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企业开办时间从2018年的8.5天普遍缩减至2至3天,有的地方申请当天即可拿照;审批时间从年初的100至200多天普遍压缩至90天以内,哈尔滨新区社会投资工业类和仓储类项目实现了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到获得开工建设许可仅用9个自然日的“新区速度”,迈入全国第一梯队;不动产登记普遍压减至5个工作日以内;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处于全国前列。
二、以服务市场主体为目标,优化市场环境
1.企业综合经营成本明显降低
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顶格推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附加”减税政策,2019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减负279.5亿元。
进一步降低用地成本,2019年减轻企业用地成本1.48亿元。
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调整一般工商业企业用电价格,2019年为用户减轻电费负担3.77亿元。
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684.57亿元,较年初增长4.46%,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26个百分点;全省“银税互动”贷款余额16.17亿元,惠及小微企业3300余户。
2.加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保障
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专班推进、“首席服务员”“服务专员”等机制,推行模拟审批、联合预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集中会办等创新举措。
3.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省委印发《省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建立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三、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优化法治环境
1.规范涉企执法行为
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向社会公示全省年度抽查计划,开展重点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2.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全省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开通运行,各市(地)、县(市)和乡镇(街道)建成以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法律咨询为基本功能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根据需求引入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服务,有的地方还在村(居)委会或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
3.规范司法活动
各级司法机关切实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严格把握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企业违规与个人犯罪、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法经营收入与违法所得的界限,认真解决执行难问题,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2019年,民营企业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4.38万件,执结4.31万件,执行到位161.3亿元。
四、坚持多措并举,加强监督保障
1.建立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和监测制度
坚持“开门抓环境”,形成社会监督大格局,邀请262名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选设652个营商环境监测站点,让企业和群众成为评判主体。编制黑龙江省首部《重塑投资营商新环境2019》白皮书,首次发布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监测报告,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87.8%,对营商环境明显变化和变化感知度比例达93%。
2.深入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
2019年,黑龙江省完成整治“新官不理旧账”事项8291项,督促偿还欠款83.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5.88%,其中一件沉淀长达24年的疑难问题彻底破解,增强了企业投资兴业信心。驻黑龙江省河南商会专门在机场高速设置了公益宣传广告牌——“我为黑龙江营商环境代言,河南商会邀您投资龙江”。
3.建立完善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制度
率先在全国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13个市(地)和哈尔滨新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把脉全省营商环境的现状,做到知短板明弱项。各市(地)出台固化“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改革政策措施863条,7项重点指标耗时平均压缩48.2%、效率提升2.1倍,极大地缩小了与全国先进水平差距。
4.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视
省委巡视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五轮巡视监督检查重点,开展“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并组织各市(地)和132个县(市、区)党委巡察组同步开展专项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有力推进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