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发表 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在《自然》《科学》这种级别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有多难?发表了意味着什么?
NSC级别的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很难很难很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即便是在世界TOP10的顶级名校,绝大多数课题组都不能做到每年稳定产出一篇NSC。就拿ETH为例
NSC级别的杂志,发表一篇文章很难很难很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即便是在世界TOP10的顶级名校,绝大多数课题组都不能做到每年稳定产出一篇NSC。就拿ETH为例,发一篇NSC还是可以登上学校主页的。
之前的答主也提到了,NSC正刊每年的文章接受量在几百到一千的数量级。这个数目看起来很多,但是考虑到NSC是包含所有方向的期刊,这个数量就很少了。分到每个大类学科(例如物理、化学、生物、机械、计算机、环境、地质),可能只有不到100篇。
每个大类学科都有无数细分的方向,比如对于物理,凝聚态、宇宙学、软物质、材料科学、冷原子、量子物理。这么算下来每个小领域可能只有十几篇到几篇的发表量,当然每个时期会有相应的热门和冷门方向,发表难度也不一样。不过平均来说就按十篇算吧。
问题提到了曹原大佬的石墨烯超导的,那就说说二维材料这个小领域。先不说全世界,国内就有不少于500个课题组或研究机构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500这个数据纯粹估计,但是感觉只会多不会少。)全世界来说,保守估计3000个组?
3000个组,超过3万个博士生和研究员,竞争不到10篇的名额。这还没考虑,有些出名的大教授业界有很强的。、主编看到诺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送稿了,不得稍微重视一下?这样又分走了一大块份额。
其他的非大牛组的小透明,想发NSC级别的文章,可能概率比中彩票还低吧。每年发表几千篇文章的PRL,都已经被业界人士戏称 (物理评论-大乐透)。能发一篇NSC正刊,一般人真会激动到一周睡不着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