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军 如何在有限空间“筑梦”无限?来看杨浦的创新“设计”
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即将在上海举办。设计,可赋能产业,亦可洞见未来。创新发展再出发,杨浦正着力打造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企业、创客、青年人才等设计、构建“筑梦空间”。
创新生态系统又添“佳木成林”——2023浦江创新论坛上,“同家军”集体“走秀”,同济系创新创业生态平台“天骄汇”成立;“创业大军”中有一支“创业生力军”——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他“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战友’和创业企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未来,一支专家团队将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强助攻”;全新的“青年服务阵地”落户“家门口”——居民组成的打击乐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非遗传承人用“绝技”吸引年轻“粉丝”,公益联盟将不断扩大“朋友圈”……
今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主题是“设计无界,造化万象”。以有限空间服务无限梦想,杨浦如何内部挖潜,创新“设计”?
创新生态系统又添“佳木成林”
一直以来,杨浦致力于为科创企业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全力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环境等创新要素有机组合、互联互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同济科技园”)始终与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创新资源紧密结合,不同规模企业和谐共生,企业间联系密切、与同济大学相关学科互动深入,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热带雨林”式设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日前,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首设的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同济科技园、同济技转公司以及同济投融资校友会携园区优秀企业、路演项目,来了一回“集体亮相”。
当天,由同济科技园、同济投融资校友会等打造的同济系创新创业生态平台“天骄汇”成立。“‘天骄汇’是汇聚同济系优秀创业公司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天骄汇’,发现并且帮助更多优秀的同济系创业企业。”同济科技园副总经理张震表示。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优势学科。记者了解到,28个路演项目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三大赛道,其中大多是从高校、园区以及校友企业中选出的具有转化潜力的创新成果。创客们与行业专家、投资机构代表“面对面”,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经过多年发展,同济科技园的创业服务现已覆盖从‘0’到‘10’的各个环节,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创业需要各种资源,园区能做的有限。”同济控股总经理肖小凌表示,为充分发挥金融对于创业的强支撑作用,“天骄汇”旨在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帮助创业者整合更多资源,提供更多合作机会,进一步推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发展。“尤其在创业投资领域,市场化的机构往往比国有机构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园区始终打开大门欢迎各类专业机构的加入。”肖小凌说。
那么哪些项目成长起来的可能性更大呢?这或许在圆桌论坛的思想交锋中可以找到答案。“我们做创业投资其实投的是未来。”同济投融资校友会会长刘春松认为,投资人陪伴项目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以上,往往更多地会看项目未来的发展空间,但未来的机会还是要从当下的现实中挖掘,比如,无人驾驶时代不会马上到来,中间环节如果有关键技术,同样大有可为。
近年来,杨浦与同济大学的合作不断深化,先后成立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国家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平台,未来生活原型街正积极打造未来生活引领区。去年底,“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这个科技园由同济大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携手创建,以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为驱动力,推动未来科技产业的发展。
“未来产业的核心是‘科技’,关键在‘产业’。”同济科技园核心园总经理钱学标表示,下一步,同济科技园将围绕“智能建造”与“智能交通”两大产业方向,结合同济大学优势学科,扎实推进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建设。
“创业大军”中有一支“创业生力军”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我们下了很大决心,也花了很大力气。”9月13日,杨浦区第三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落幕,回想起自己的创业之路,获奖选手何家明如此感叹。何家明团队的创业项目“护国之盾——三元多栖智能集群系统”获得新兴产业赛道一等奖。
“创业过程中最艰难的是推动产品落地。部队是一所‘大学’,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的军事技能,更锻炼了我直面挑战时不畏惧、敢于较真碰硬的心态,这在创业过程中帮助很大。”何家明告诉记者。
“护国之盾——三元多栖智能集群系统”,集战场查打、搜救于一体,可在海上、陆地和空中使用,执行集群打击、防御、护航、反潜排爆等任务。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论证,研发出了集群协同控制平台和配套的多栖机器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三次迭代,正在与上下游企业推进落地产业化的事项。
据了解,大赛自 2023年7月启动以来,广泛征集参赛项目,汇聚了来自杨浦各街道、园区、基地,以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优质退役军人创业项目,既包括餐饮、智慧零售、国防教育等传统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也涵盖新能源电池、大数据、数字电竞等新兴领域,涉及面广,兼具创新性、技术性和社会价值。经选拔,共有14个项目入围决赛。
“在参赛过程中我们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战友’和创业企业,他们的成功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同时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团队,让我们的产品能在更多应用场景中落地生长。”何家明说。
“部队的经历让我比较擅长规划,但创业计划要在实践中不断打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接更多资源。”与何家明一样,传统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赛道一等奖获得者俞波也强调了创业过程中“落地”的重要性。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杨浦一直在持续推进。如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有了“强助攻”。当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聘任仪式举行。未来,专家团队将开展培训授课、现场问诊、结对指导等专项帮扶,帮助退役军人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全新的“青年服务阵地”落户“家门口”
青年,是城市建设、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社区深入挖掘、利用、盘活资源,开拓创新青年服务,吸引集聚青年人才,激活城市发展的动力源。
日前,“‘新’有所想,携手筑梦”长海路街道“筑梦空间”,在SFC上影影城国华广场店成立。长海路街道团工委与“筑梦空间”公益联盟代表——SFC上影影城国华广场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笔墨宫坊”签约。
城市空间终究有限,如何更好地服务无限的青春梦想?合作达成后,由长海路街道牵头串联辖区优质资源,由签约单位提供场地,共同打造“家门口的青年服务阵地”,将丰富的文体活动、课程培训等配送到社区居民、青年白领、高校师生身边。
在新兴领域青年群体“青社学堂”活动中,上海打击乐队成员俞志雄(毛毛)带来一曲节奏明快的《乐动青春》。该乐队成员是来自长海路社区的居民,长期活跃在打击乐、魔术、脱口秀等艺术舞台。他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不仅为认知障碍人群提供艺术辅助治疗,还用说唱、打击乐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讲等。
“窗花贴在窗户上,让人看了喜洋洋,喜洋洋啊喜洋洋……”笔墨宫坊匠人、上海“花样经”和上海木偶剧团等非遗传承人、团体也来到现场。手中剪刀飞舞,口中轻唱花样经,几分钟时间,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就诞生了,非遗文化体验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
“一把剪刀、一张纸,竟能剪出如此生动的花鸟,太神奇了!”一位市民说,“今天,我不仅亲手给墨锭描金,还学习了解了笔墨的悠久历史,为我们拥有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共青团影院”也于当天揭牌,辖区青年代表观看了红色公益电影——《力量密码》。后续,这里计划不定期组织公益观影,并面向青年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在校大学生等群体,推出观影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青年支持慈善事业、参与志愿服务。各有关单位也将在此开展电影党课、沙龙分享、脱口秀演出等活动,共同建设思政教育园地、社交活动阵地和思想碰撞高地。
记者了解到,电竞赛事、市民书画作品征集赛、“我是非遗推介官”青少年讲解员队伍培养活动等,也将走进“筑梦空间”。未来,“筑梦空间”公益联盟将不断扩大“朋友圈”,为青年成长发展整合资源、创造条件。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促社建,联动社区、园区、校区和商圈,延伸服务触角,着力打造‘Youth优+’青年工作品牌,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长海路街道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