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的要求 写经体书写规格的制定与完善:书写工整要求与经生走笔如飞的博弈
文/杨中涛
北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残卷
写经需求
十六国(304—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时间横跨西晋、东晋和南朝刘宋。对于十六国的书法史,以前的传统书法史教材讲述很少,或者干脆不讲。从书法实践的实际影响力角度看,十六国在中国书法史上其实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十六国时期,多数割据政权都非常注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重视佛经的翻译,其中又以后秦和北凉两个政权在翻译佛经事宜上最为努力。佛经翻译出来了,在印刷技术还没有出世前,这些佛经就需要大量人工来完成抄写,以达到佛经保存、传播的目的。
北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残卷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及敦煌遗书中,我们仍能够看到大量十六国时期的写经墨迹,虽然不少为残卷性质,内容并不完整。但这些手抄墨迹,却为我们了解两晋南北朝初期的书法实践活动,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墨迹资料。
十六国时期佛经翻译的兴盛,加上日常书写材料由简牍向纸张的转变,导致人工写经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进而催生出一个新兴的就业市场:以抄写佛经为主的写经者,被称为经生。经生既有来自官府的官家经生,也在民间游走的私人经生。
北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残卷
经生来源
可能有人会问,吐鲁番和敦煌地处我国西北,并非中原地区,而这些经卷写得那么好,是否都是本地经生所写?实际上本地经生数量虽然不少,但来自中原和江南地区的经生更多。
这些来自中原和江南地区的经生,通常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到西北地区:一是官方派遣,比如由东晋、南朝刘宋等派出的官方经生。 这种派遣活动,我们既可以认为是官方派出的书写顾问人员,也可视为“劳务输出”。
北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残卷
二是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民间经生自行前往西北地区。毕竟听说那里有写经需求,自己写得一手好字,那就到那里去碰碰运气。或是熟人推荐介绍,或是自行前往。有工作机会的地方,自然就会吸引人才前往。这个道理,亘古未变。
十六国时期,也是写经体规格制定的早期阶段,比如经卷高度(正文区域,不算上、下的空白区域)在23厘米左右(注意,这只是一个中间值,这个高度从来就没有固定过,正负3厘米差值都很正常),乌丝栏宽度在1.5到1.8厘米之间。但每行平均所书写字数仍然没有固定下来,通常会在20字以上,与后来通行的每行17个字仍有较大区别。
北凉《十诵律》残卷
博弈关系
从就业角度看,佛寺与经生之间,其实就是雇主与从业者的关系。干活的话,自然想在单位时间内多做一些,这是人们趋利避害的特点。在这种前提下,如果“东家”(佛寺、写经出资人等)要求不是很严格,那么咱们就将书写速度加快一点,能多写一点就多写一点是不是?
正是十六国时期的写经标准还没有那么固定,验收流程也没有那么严格,所以很多经卷书写速度很快甚至很潦草,进而错字、掉字、倒文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由于书写速度较快,导致字迹笔画的牵丝连带也非常明显。在这些经卷中,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走笔如飞”:能写多快就写多快,赶快完成抄写任务才是第一位的事情。
北凉《十诵律》残卷
本篇文章中所引用的两个北凉写经墨迹图片,一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三随喜品残卷,二是《十诵律》卷第四十一明杂法残卷,都体现了这个时期经生快速书写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十诵律》残卷,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经生为了快速完成经卷书写,而真正是做到了“走笔如飞”。
从人性角度讲,你也可以认为是很多经生是在“钻空子”:反正东家要求也不严格,能糊弄过去,多拿到点工钱不香吗?换个角度看,经生这样做,就是为了五斗米而努力书写,终究也不过从事佛经抄写的打工人而已。
对于经生们这种糊弄、钻空子或者说投机取巧的行为,东家发现后肯定不不干了:不行,你们这么搞算怎么回事?我得提高要求,这次抄写完毕的经卷就算是合格了吧,下次可不能这样了。下次再这样,验收不合格,直接不结算工钱的。各位一定要配合一下噢!
北凉《十诵律》残卷
完善标准
东家要求严格后,这写经的活还得干啊。你糊弄的话,别的经生并不糊弄啊。唉,这活没法干了,内卷严重啊!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按照东家的要求来,否则通不过验收,这活就白干了。
经过经卷抄写出资人与经生之间的这种反复博弈,到了南北朝中期以后,写经规格标准已经基本完善:正文区域高度在21到24厘米之间(这个正文区域高度的摆动弹性区间,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乌丝栏宽度1.8厘米,每行17个字(每行字数不能太多,也是考虑了方便阅读的因素)。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整洁,不得随意出现错字、掉字、倒文,不得使用重文符号(以一个点或两个点代表此字与前一字重复)。
北凉《十诵律》残卷
到了隋唐时,虽然写经墨迹中的上述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偶尔也有,但出错的次数和频率都大为减少。至此,写经体的规格标准已经完全标准化(但从始至终,这个标准一直只是一个行业性指导性意见,在具体写经过程中该标准并无任何强制性)。到了五代以后,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大量佛经已经通过雕版印刷方式来传播,导致写经就业市场没落,这个写经原则性标准就空剩下了一个名头。毕竟没有了真实的市场需求,你制定的这些行业标准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
顺带说一句,十六国时期经生“钻空子”而进行的“走笔如飞”式快速书写,都是来自一线书写活动的最真实实践。而来自真实生活场景的快速书写实践,你可以说是经生偷懒、钻空子和不老实,但正如我们戏言所有发明都是来自懒惰者希望多干活又省力那样,这种快速书写实践,无疑也是推动魏晋南北朝行草书向前演进的重要原始驱动力之一。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