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原则 名家谈方法:作文批改的四项基本原则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几十年,我深知作文批改在初中语文教学以及学生的成长中的意义。
几十年来,在作文批改方面,我沿用了传统的作文批改的方法,对学生的作文,全收全批,不采取重点批阅某些人或作文某些部分的做法,因为我认为,每次作文只批一部分,会挫伤那部分未批阅的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以为老师小看了他们而感到寂寞甚至消极起来。在每次作文批阅中,我对每篇作文在细看一两遍的基础上,从错别字、书写、语句和结构到立意、谋篇、意境、修辞、推理、联想、想象等诸多方面,或指出文中最出彩的亮点,或指出文中最明显的不足,然后再给评语和打分数。尽管社会上对这种传统作文批改的做法非议颇多,认为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学生收效甚微,甚至认为,传统作文批改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但我认为,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应该有它存在的价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认真踏实的先生,不辞劳苦,斟酌权衡,引导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写出了不计其数的好文章,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因此,尽管传统的作文批改的方法确实还有不少弊病,只要我们取其精华,革其弊端,就能发挥作文批改的积极效应,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在作文批改方面遵循这样一些基本原则。
一、坚持及时性原则,让学生及早知道自己的写作结果
和绝大多数的成年人一样,学生做完作文后,对他人的评价结果也十分关注,总盼望尽快得到别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而他们知道得越及时,正确的智力活动就越能得到巩固,错误的智力活动就越能得到及时纠正,这样就加速了分化过程,促进了正确的暂时联系系统的形成。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及早了解每次写作的结果。因此每次学生写作练习后,我都设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批改完毕。一般每次作文在收齐后的24小时内批改完毕,用简短的评语、眉批指出其优缺点,并为每篇作文都打上适当的分数(到初三就依据中考作文评分方案打分)。我常说,学生一做作文,我就有一天的时间天昏地暗,不见天日,因为在这一天内,除了上课外,我必须停止其他的备课、收集资料等工作,埋头批阅作文,以便及早将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学生。之所以要抓得这样紧,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我对学生这次习作的要求非常明确,学生对这次习作的训练重点、要求和自己的写作情况印象也较深刻,他们期待着老师的评价和指点。如果错过这一时机,我淡忘了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批改往往不得要领,学生淡忘了写作的印象,不能引起对习作的重视,批改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让学生及早了解每次写作的结果,从一个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刺激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学生的兴致可以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不少学生拿到经过批改的作文后,根据评语、眉批和在作文中作的各种记号,认真加以修改,写作能力就在这种状态下逐步提高。相反,如果他们的习作长久不被理睬,一拖一两个星期,他们就会兴致索然,久而久之,他们对写作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减弱,以至当作负担,这样,提高写作能力也更无从说起。
二、坚持思想性原则,引导学生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作文批改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遣词造句、文章结构、写作技巧方法的相关问题,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作文里所显现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现亮点要及时肯定,加以发扬,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积极引导。评语要恳切、耐心。用魏书生的话来说,就是:“尽力用作文这把锄为学生心田上美好的幼苗松土培土,用这把锄去清除学生心灵上的杂草。”
2008年秋季,我在教学中负责一名学困生的转化。这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基础知识很不扎实。在同她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这个学生人品不错,朴实、憨厚,很能体谅家人。她的这种品行,从她的作文中强烈地表现出来,尽管她的文章常常是错别字连篇,我还是有意识地在批改她的作文时对她的这种价值观予以肯定,并进一步培养,对她的点滴进步都及时肯定,使她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有一次,我出了一道作文题“我终于明白了”,要求大家写清明白一个事理的过程。作文收起来以后,批到她的这一篇,我心里一喜,她写的是通过与爷爷奶奶下田劳动,明白了农民的艰辛,表明自己以后要多体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把她找来,问她内容是否真实,她说,农忙的时候,她与爷爷奶奶干了几天农活,感受很深,借写文章的机会,就写了这方面的内容。由这件事,我看到这名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农家孩子的很多优点。因为在我们这里,即使是农家孩子,事实上也很少干农活了。我对她说:这篇文章不错,好好修改一下,我帮你推荐出去参加作文竞赛。她不相信,说,我的文章也能拿出去比赛?我说,行啊,就看你改得怎样了。她似乎有了点信心,第二天就把改好的文章给我了,我又指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鼓励她再改。这样来来去去几次修改后,文章终于改好了。我又当着她的面,逐字逐句地把文章再改了一遍。两个月后,喜讯传来,她的这篇《我终于明白了农民的艰辛》获得了“2008年全国中小学日记教学成果大展赛一等奖”,我告诉她的时候,她怎么也不相信,直到获奖证书放在她面前,她才相信。从此,她信心更足,学习更加认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了明显的好转。而且她的获奖,也作为一次有效的激励,推动了班里其他学生的学习,班里写作状况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目前不少初中生的文章立意肤浅,甚至立意有偏差,表现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观念对孩子的侵蚀和影响,而不少文章的内容也是顺着这个意思写下去的,比如有篇《童年真好》的文章,写“我”小时候去偷石榴,被人发现逃跑,摔了一跤被抓住,但没有遭到惩罚,于是感到童年真好。遇到这样主题的文章,我一般既不公开指责,也不掉以轻心,而是找机会和他们个别交谈,指出他们文章的观点的错误,帮他们寻找问题的所在,启发他们用正确的观点方法看待生活中一切,让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坚持启发性原则,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作文批改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自己切切实实地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习作还有哪些不足,应该怎样修改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多运用一些启发诱导性的语言,避免简单地加上“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等泛泛而谈的评语,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经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自己明白本次习作的目的要求,懂得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增长知识和见解,然后再修改自己的作文。在批改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意,在作文本上多批少改,尽量保留原意,只有在学生在文中想说而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才给予点拨,提示该怎么写。有些明确的错别字、病句,也不是直接帮他们改了完事,只是在文章上用统一的符号标出,用一些启发性的评语通过点拨、诱导,启发学生思维,挖掘知识潜力,让学生知晓怎么样、为什么,让他们在消化教师批语的基础上,根据符号自己对习作进行修改,把“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地提高作文能力。
启发性的批语要诚恳、亲切,多用商榷的口吻,我在多年的作文批改实践中,用得最多的是这样的眉批和总评:
“主题很鲜明,有几个细节欠考虑,已圈出,改一下,怎么样?”
“此处不错,成为整篇文章的亮点。”
“基本不错,点题如再鲜明一些,则更好,可以试一试吗?”
“这样写,既简洁,又深刻。”
“材料写得很具体,缺少点题的句子,放在哪里好?”
“不错,有几个小问题,根据画线的地方改一改,好吗?”
这样,既肯定了学生习作中的长处,又指出了他们习作中存在的缺陷,用商榷的语气向他们指出,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便于他们扬起信心的风帆,同时又看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常常处在最佳状态,创造的才能,思维的火花就能爆发出来,一般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都会情不自禁地提笔修改的。长此以往,即使一时写不出好文章,他们也在不断的修改中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坚持激励性原则,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我在他们作文本上的评语,除了关心一些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还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因此我对学生的习作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样不仅能帮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还能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
教师批改作文承担着指点迷津的职责,谈鼓励,并不排斥批评,但是批评也必须体现鼓励为主的原则,要委婉措辞,分寸恰当,要尊重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劳动,保护他们脆弱的写作自尊和自信,不能目之所至,笔之所及,全是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因为,只一味敏感于“毛病”而不挖掘学生作文中精彩闪光的地方,哪怕只有一两处,也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至少也会扼制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因。其实,我们冷静地想一想,一篇再差的作文也不可能“体无完肤”,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好作文不一定是教师教出来的,但极有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教师的艺术,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鼓励的手段把学生“学”的积极性提高到最佳状态的艺术。
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写出好文章。对差生的作文要采取纵向比较的思维,看到他们与以前文章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力求他们的作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哪怕是最微小的。
对一些有创新精神、别出新裁的文章,我更是充分给予肯定,引导他们更上一层楼,与他们面对面修改。通过反复修改后,及时推荐给有关报刊争取发表或参加相应的作文竞赛。从2000年到今天的20多年里,经我推荐参加作文竞赛而获奖的学生习作有1000多篇,发表在区以上报刊的学生习作也有500多篇。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印刷品或获得等第奖,他们的喜悦是难以形容的。
批改学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写作辅导的有效途径,也是师生互相学习的极好机会。批改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今后写作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以便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领悟到文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从而调动写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我始终认为,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一个语文教师最起码的责任。作为语文老师,如果不给学生批改作文,那就是失职,不能算一个合格的老师。如果通过语文老师的批改,让他们逐步爱上写作,逐步走上写作的大道(当然不是为了成为作家)。这样,语文老师的责任就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