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构思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热中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人以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要让人人都成为创业者,有人以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高校开设几门相关课程。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入了解、理性认识的表现。
从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创业课程至今,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趋势。在国外,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两个既相互联系但又有明确区分的概念。我国则将创新看作创业的基础和核心,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比较迅速,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那么,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使人人都成为创业者吗?当然不是。创业教育专家布罗克豪斯认为:“教一个人成为创业者,就如同教一个人成为艺术家一样。我们不能使他成为另一个梵高,但是我们却可以教给他色彩、构图等成为艺术家必备的技能。同样,我们不能使他成为另一个布朗森,但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必需的技能、创造力等却能通过创业教育而得到提升。”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不是使每个学生都去创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国外有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资收入。
既然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那么,它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贯穿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阶段,而不能指望在高等教育阶段毕其功于一役。从国际看,英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阶段的创业教育,重视从孩提时代就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商业和经济意识等。可见,我国不仅应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且应实行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并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还应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课程来实施,应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但是,仅有课程是不够的。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还应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既应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学科课程,也应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活动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它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作为最重要的主体,应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特别是产业界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鼓励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向在校学生开放,鼓励教师与产业界技术人才双向流动,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刘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