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探索
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大学生创业的课程保障体系高校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采取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设《创业学》、 《创业基础》、《创业导论》、 《就业与创业指导》等通识类创业基础课程,普及创新创业知识,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初步的创业实践才能。对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要进行深入教育,结合不同的专业背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创业机会识别》、 《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 《创业资本与企业成长》、《项目运作与管理》、《IPO 管理》、《商务礼仪》、《企业家精神》、《创业案例分析》、《创业心理学》、《创业融资》、《创业管理》等课程。还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注重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补充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金融、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对正在创业运营过程中的学生,实施企业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类培训,通过课程改革及创业知识及创业技能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优秀创业人才。
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单向灌输”知识为主转为“双向交流”,把过去那种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变为教师讲,学生提问题的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考核弊端,把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方面素质和能力作为考评重点,并结合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考核。考核方式更多地采取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产品设计等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适合大学生创业的教师队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必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要坚持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建立一支勇于创新和实践,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队伍包括讲授创新创业或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教师、辅导员;兼职队伍则包括从事专业课教学特别是科研方面突出的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文化素质基础课的校内教师、企业家、政府官员、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咨询师等。
同时鼓励骨干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体验创业过程,熟悉企业的运作、发展、管理与经营,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聘请一批国内创业教育专家,政府部门、工商部门、人事部门、外贸管理部门的官员,知名企业家以及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投资家,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创建优秀的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做好兼职导师的储备和培养工作。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定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提炼和总结成功经验。大学生创业探索□文 / 张 献(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河南·南阳)[提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高校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适合大学生创业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加强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条件。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9 年 7 月 5 日劳动 / 就业《合作经济与科技》 No.11s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