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发论文 北京最新通知:不再将论文作为医生职称评审主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医护人员发表 SCI的论文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8年我国共有4810个机构的医生发表论文5278篇。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大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职称晋升的迫切渴望。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许多医疗机构在医务人员的职业晋升中仍然以SCI文章发表和科研基金项目等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也就出现了许多不会做手术的外科博士和不会看病的内科专家。
不过好在6月14日,北京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称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论文将不作为卫生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影响要求,职称评审将论文“必选”转变为成果“多选”,建立多元职称评价机制。
北京这次改革意味着近几年来一直争论的医生职称评审话题,有了一个结论——即破除“唯论文”论。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些领域的职称评定存在“唯论文、SCI至上”倾向,医疗领域也不例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唯论文论成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三甲医院副院长告诉人民日报记者,此前主流的卫生评价体系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医生激励机制是以学历、论文发表等因素作为评定标准的,没有将重点放在关注医生是否是老百姓希望的好医生。这与健康中国的建设理念是相违背的,理念转变,对医生的考核、评价才会发生变化。
其次难以全面体现医生的业务能力,评价体系一般以SCI论文发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情况为主,在这个导向下,很多医学生从博士阶段就将精力放在基金申请和论文撰写上,临床能力投入的时间之少可想而知。
而早在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科学合理对待论文,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各个环节,不得把论文篇数和SCI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在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就已释放出了改革的信号和方向:改革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价机制,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
此通知一出,很多医生认为利好那些临床水平很高,可没有精力搞科研的人,无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直到退休也评不上高级职称,从这个角度来说淡化论文影响力是好事。以及对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满 30 年且中级职称取得满 10 年,仍在诊疗一线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北京回龙观医院工会主席、原副院长王绍礼接受人民日报记者表示:医生本就是注重实践的经验学科,成果多选,更符合选拔人才的方向。从岗位分工来看,有的是纯研究岗位,要求产出、成果和论文;有的则是实践岗位,要求服务质量、经验积累。从考核角度来看,论文固然重要,但其他方面的成果,例如科普、实践经验、影响力等同样能够体现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成就。因此,评定职称就应该有差异化。
另一方面,此通知将使得医生将精力更注重放在临床上,类似于教育双减,对医生群体的升职称也算是大大减负。
可也有人认为这是真减负还是新内卷?
他们认为该通知对目前的评价体系影响甚微。因为未来只会越来越卷,升职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如果聘的时候择优,那么不得不面临竞争,如果你没有文章,别人有,显然没有竞争优势。
此外,“研究系列聚焦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注重评价原创性贡献、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恐怕是注重高分文章不允许灌水,而不是不发文章。也就是说,这个通知明显是对临床医师的科研要求增加了,不仅要求文章还鼓励发高分文章。
还有,论文已经是比较客观的指标了,如果不靠论文,那么会不会有靠人情、靠喜好的情况出现?这是个最现实的问题,难怪有人感叹,没了门槛以后拼的就是门路了。
医改一直是迫切问题,近年来我们经常提到关于医师评价体系的改革,呼吁破五唯,但似乎推行阻力很大,难道现如今的评价体系真是迫不得已的最优解?关于这个通知,大家的看法很难统一。未来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将如何客观且公平地量化评价指标,我们将持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