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逻辑性 文章不吸引人,观点不深刻不新颖?3招写出逻辑清晰新知多的好文
在写作中,你是否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人云亦云,观点太老套,对于同一件事,没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即使写了几十篇文章,还是不会提炼观点;好不容易憋出了一个很好的观点,但是写的时候发现自己缺乏论据,讲不透。
像这种写作时写不深入、写不透彻的问题可能很多新手作者都会遇到,它们就像路障一样,阻碍我们持续写作。
作者艾菲在《直击本质》一书中提到,文章写不出独特观点,是缺少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当我们想要对某一事件或者事物进行分析时,如果只看表象,写出来的观点无非是套用他人的观点换了种表述方式而已,写出来的观点新意,不能给读者带来新知,读者看起来没意思,所以我们即便很用心写文章阅读量也不高。
书中分享了直击本质的3个方法:寻找问题的根源、洞察事物的根本属性、理清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一、寻找根源问题,是决定我们能否写出深入独特观点的出发点
经典电影《教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看透本质很重要。写作过程中如何看透本质呢?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1.使用因素分析法,找到问题的根源
比如我们要写孩子不好好吃饭这个话题,一般家长会想到孩子不好好吃饭可能是饭菜口味不佳、夏季炎热影响孩子吃饭。但如果你从孩子吃饭的整个过程思考,可能是因为吃饭前吃了一些零食、喝了奶,到饭点就不饿。如果去分析孩子和家长分别怎么做的,会猛然想到吃饭时老人总是后面追着喂,孩子一边玩一边吃,没有养成好的吃饭习惯。
找到问题的根源可以从从环境、时间、相关人员等多个角度去分析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判断出哪一个是决定因素,也就是把它解决了,事情就迎刃而解的因素。
比如我们分析后发现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长辈的问题,那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观点给读者方法论建议:和长辈沟通,让他们放手给孩子自己吃饭,最后就不会再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闹的鸡飞狗跳。
2.用“逆向思考力”,寻找观点的漏洞和隐含条件
比如说你可能有这些观点:
我一定要在这个月写出10w+的文章,死磕到底;文章阅读量还不够1000,我写得太差了;擅长写作的人一定有着源源不断的灵感,我现在没有灵感,先歇一会等有了灵感再写;写作至少要安静地写三四个小时,家里太吵了,我需要安静的地方才能写得出来。
但每一个观点都有成立的隐含条件,也就是说都有漏洞,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反过来看这件事,从而写出新的观点。
1篇文章能不能达到10w+,拼的不是努力,而是文章里有没有爆款元素;文章阅读量不高,不是全文都差,多半是标题和开头的问题,以及你发布后忽略了冷启动;灵感跟精力关系不大,跟你平时思考深度和积累素材的关系很大,擅长写作的人也不总有灵感,没灵感的时候他们借助的是写作框架;写作的确需要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但不需要连续,可以拆分到碎片时间搜集素材、写大纲、加工材料,并非安静状态下才能写作,真安静了你也未必写得出来,因为素材不够,选题找不出等多个借口。
3.想不出新观点,用拉波波特法则写出与读者达成共识的观点,激发读者认同
比如说我们要写“成长”这一话题,按照常规的思维,我们的观点可能是“比昨天成功了一点点,长进了一点点”,也可能是“成长是身体和精神的进化升级过程”,还可能是“经历某一件事后突然恍然大悟”……但是这些观点都很平淡,还是老生常谈的角度。
这时候可以借助拉波波特法则('s rule),它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兼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提出的,起先是运用于正确批评他人,类似于沟通中的“Yes,and”原则,即先表达认可之处再提出反对意见。
同理,我们也可以迁移到写作上,拉波波特法则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复述对方的意思;
第二步,拆分对方的意思,提出你同意的细节;
第三步,表达的你从中学习的东西;
第四步,提出你的不同意的部分,并且说明理由。
简单四步就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二、洞察事物的根本属性,让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一个事物的根本属性可以等同于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根本原因。怎样才能知道你是否已了解了事物的根本属性呢?作者给出了三个建议:给出清晰的定义,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打出精妙的比方。只要做到以上的其中一个,就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获得新知。
1.给出清晰的定义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
比如我们要写“时间管理”,如果我们没去了解清楚这个定义,或者对于这个概念不准确,那我们只会停留在如何管理时间上,而事实是我们管理不了时间,我们想让时间慢一点或者快一点也不存在,它只会自顾自地流走。
因此“时间管理”的清晰定义不是去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通过时间来提示自己,从而提升自己时间的质量。
2.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第六季的《奇葩说》里有个辩题是:生二胎必须经过老大同意吗?薛教授表就是做了一个简单的类比,解释了自己提到了 3 个经济学术语——零和游戏、负和游戏和正和游戏,并且让大家都听懂了这三个术语。
一个篮球给了弟弟,哥哥就没得玩了,弟弟的所得恰好等于哥哥的所失,这叫零和游戏;
弟弟和哥哥两个人争这个球,打得头破血流,球没有增加还流了血,这叫负和游戏;
弟弟和哥哥一起玩球,玩得很开心,他们都觉得比自己一个人玩还开心,这叫正和游戏。
这就是类比的好处,能够让读者快速且不费劲地明白某一晦涩难懂的概念,还增加了读者的认知深度。
3.打出精妙的比方
简单来说就是做比喻,这个好处就是将一个抽象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生活、工作中常见事物的根本属性画上等号。
青岛啤酒前董事长金志国,就是打比方的高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招人、如何用人”,他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你做箱子就要找樟木、打口棺材就要找金丝楠木、做门窗找松木就好了。
相对于商学院课程空洞的解释和人力资源多个角度解答来说,金志国的打比方更让人容易理解:箱子、门窗就是你要招募的职位,如果你找的人达不到标准,那就不匹配。
低的话比如拿松木做箱子,达不到标准,最后效果不行。往高了了选,如果黄花梨做火柴,未免就是大材小用了。
反过来,用人也一样,按照标准来衡量员工的能力,员工是松木,做成门窗就好了;是樟木,你就把他打成箱子;如果是黄花梨,那一定要打造成精美的家具。
三、理清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逐层剖析给读者更多新知
想要给读者传达更多新知,首先观点要深度,其次在论述时要层层递进,为读者逐层剖析,理清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这才能把事情讲出来、讲清楚、讲出深度。
1.利用SCQA架构法,让观点更突出,吸引读者看下去
SCQA是一种思考、表达模型,在写作上一般在序言、引入语中应用较多,可以快速的帮我们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对我们所要写的内容感兴趣。
在《金字塔原理》书中,提到了SCQA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让我们的表达/阐述更有结构性:
S()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C()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疑问——怎么办?
A()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接下来我们用SCQA故事逻辑来举个例子:
(情景)最近我发现写内容是个非常低的门槛,而优质内容还能变现,于是我开始学习写作。
(冲突)然而,带着兴奋的情绪在我写了一周后,我发现,自己的逻辑力非常差,别人写的阅读量比我的要高很多,看着自己上不去的阅读量,我决定去分析一下原因。
(疑问)我发现虽然我的文章都是固定的SCQA顺序结构,但是别人更胜一筹,他们会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读者的关注点,采用不同的SCQA顺序来呈现内容。
(结论即观点)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去系统去学习,有人带的路不仅好走,而且能走得更快。
先引入某种“背景”,再指出发生的“冲突”,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背景刺痛了读者,冲突再次加深读者的情绪,最后简单给出解决方案,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这四个要素也可以重新排序,并且可以用一个反义词的套路制造冲突,让开头更加的惊艳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