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风控审核 IPO数字化审核“利器”探秘上交所科创板智能辅助审核平台
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试验田”,从开板至2021年10月底,共有352家公司上市,IPO融资近4400亿元,股票总市值近5万亿元,硬科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科创板IPO审核时间不超3个月,为资本市场IPO跑出“加速度”,这背后离不开科创板智能辅助审核平台(下称“科创板审核平台”)的助力。
“平台实现了IPO申报审核工作的数字化、无纸化,实现重复性工作自动化,推进审核智能化的进程。”近日,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科创板智能辅助审核平台项目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科创板智能辅助审核平台项目上线试运行以来已在科创板上市审核工作中得以应用并提供科技助力。因此,本报将从平台研发建设过程、功能与特色、解决问题等维度,探秘这一科技助力监管的“利器”。
持续迭代构建审核平台
科创板审核平台自2019年5月启动预研,陆续完成财务分析、指标评价、文本处理等服务上线,2020年9月完成上线试运行,经过多个版本不断迭代优化,稳定运行至今。对于平台的具体功能,上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平台主要分为四大功能模块:
一是高效协作的审核工作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一个自动化的风险识别、价值判断、多人协作的电子化审核工作平台。
二是全景公司画像。结合审核经验,融合多源外部数据,提供企业全景画像;通过智能提取申报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内外部数据的一致性校验。
三是风险警示。建立企业风险警示模型,辅助审核人员聚焦、筛选主要风险问题。
四是共享知识库。平台构建上百个业务知识标签,实现审核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总结与分享,为培养科创板审核储备人才提供便利。
攻坚克难攀登技术高峰
结合国内外交易所经验来看,平台在技术方面具有诸多特色。上述负责人从多个方面与记者分享了平台的主要技术特色及技术攻坚过程。
一是海量信息的整合。面对各个渠道海量数据,如何从中汲取监管人员最为关注的、有效的核心信息,是遇到的一项难点。从技术口径上,对数据进行分类,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深度学习模型对非结构化申报材料进行结构化处理,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决策树算法对企业的专利、软著等价值进行评分,自动分析申报材料。
二是知识图谱提示关联风险。平台构建了20余种真实关联及推断关联关系,形成审核要点知识图谱,打造企业间的关系网络,并提供关系脑图、关联探寻、风险图谱、风险传导、担保关联等不同视图,为海量、异构、动态的大数据表达、组织、管理及利用提供更为有效的分析辅助方式。在数据整合方面,采用多属性判断,根据字段命中的情况和少量的人工干预,最终实现企业和自然人的唯一识别,从而完成图谱的相关应用。
三是超大文档在线协同审核。企业申报材料中的招股说明书存在篇幅长、格式复杂等特点。主流的在线协同编辑产品导入超大文档后,基本都会出现浏览器卡死的现象。本系统通过优化渲染引擎等技术,实现了Web端超大文档的即时排版、渲染,构建高性能交互式在线审核服务。
此外,平台在风控与数据安全方面,采取用户权限管控、网络监测、运营监测、主备部署、数据备份加密等多项举措来保障平稳运行,进一步确保安稳无忧。
持续升级赋能监管科技
审核平台运行以来,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解决了审核的一些难题。“有些重复性高、耗时耗力的工作,平台可以自动化收集全方位数据信息,通过模型识别风险并及时预警。比如,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减少手动路径,省时省力减少遗漏。”据上述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通过整合工商数据、媒体报道、研究报告等多维度外部信息,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做到在海量信息中精准“捕捞”。此外,信息电子留痕及多人协作机制,实现了经验信息积淀和分享。
尽管科技监管有了好的开端,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模型的准确性、预警的及时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深度、广度也需要不断磨合和优化。“面对注册制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后续将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做好版本迭代工作,逐步升级平台功能,持续不断用科技赋能监管,提升效能。”上述负责人表示。
记者 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