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能不能做产品图 我问ChatGPT:你写的论文能让我拿4.0吗?丨青听我讲
网友们抱怨提供的参考文献不够可靠。可能的原因有:它的训练基于大量含有不准确信息的互联网文本语料,或者它并不验证生成响应信息的来源或质量。(图片来源:微博)
不论是否对的回答感到满意,在新学期的课堂上,几乎所有人都在畅谈带来的改变。2016年,当战胜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时,普通人仍然在隔岸观火。而这次,可以写文案、做报表、创作微小说的,将火“烧”到了普通人眼前。
“理性”“聪明”“逻辑性强”,这是大众为贴上的标签。它或许貌不惊人,只以单薄的网页为载体,却能对一句提问进行“阅读理解”,并恰当地使用连接词,形成条理清晰、逻辑顺畅的回答。凭借以亿万为单位的庞大输入数据集与被不断强化学习的对话能力,仿佛一个拥有天才大脑的小机器人。
有人说这是人类历史新的“时刻”,就像带来了整个手机产业的“革命”一样,或将导致社会职业格局的颠覆性变革,一些从前认为不会被AI取代的知识型工作也将面临遭淘汰的风险;也有人批评只会基于冰冷而坚硬的算法逻辑,对人类语料库进行“完型填空”式的重组,就像下图中的那样,给出的答案无法保证事实性、准确性,经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我和所读的好像不是同一所中国人民大学。”(图片来源:根据的回答制图)
在一次次输入问题、等待着的答复时,我们不禁思考: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在这一快速发展的领域中,人类创作的文本与AI生成的内容的边界在何处?当人工智能危机逐渐悬临头顶时,我们又应以何种姿态去面对我们所创造出的智能体?
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由开发,是基于GPT-3.5( Pre- 3.5,即“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3.5”)架构、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可以使用历史上下文信息,对文本进行预测和生成。简而言之,用户在对话框中输入自然语言,它可以“理解”这些语言,然后在数据库中搜索相应的资料,最后再用自然语言有逻辑地回答出来。
创作的内容在大众评价中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它回答的精巧和迅速;有人则不屑一顾,认为它不如搜索引擎。这种割裂的大众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输入的提示词()的质量层次不齐。
提示词是人类与进行交互的唯一通道,提示词中包含的信息量越多、要求越明确,的答复才越接近想要的答案。比如,直接在聊天框内输入:“中国人民大学好吗?”会回答:
这一段回答看起来很丰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都是“套路”,如果将上述描述中的大部分原封不动地移植到兄弟院校上,也同样成立。可见,当遇到宽泛而没有明显指向的问题时,它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这被部分人戏称为一个只会重复说“车轱辘话”的“人工智障”。
那么,让我们假设一个情景:你是一位正在制定高考百日冲刺计划的学生,想要知道是否填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是你在之前提问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信息,让提问句变得更加具体且准确——
回答说:
在更改了提问的形式和风格之后,的答案变得更有针对性。它拆分了提问的多个侧面,从学科、学校、职业规划、个人努力几个方面进行回答,逻辑相当清晰。当用户提问的质量愈高,的回答质量相应得到提升。
《福布斯》杂志称,人工智能的好坏取决于输入的数据质量。其它的AI创作也是如此。我们在开发的DALL·E图像生成器中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这样的结果:
显然,这些结果与人民大学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不相干。唯一能说提示词有关系的,恐怕就是最右的图画里中国古典的攒尖式亭顶。
当我们为提示词加上视角与建筑风格的限定,比如输入“从北京的空中鸟瞰人大未来的高科技现代化教学楼”,获得了如下的结果:
尽管这些建筑仍然可以说是与人民大学无关,甚至有点“废土朋克”的色彩,它们至少满足了限定词的特殊要求,其中的建筑似乎还带点世纪馆的影子。虽然回答质量依旧不能保证,但足以见得,提示词的质量对AI创作的产出有较大影响,这使AI有时背上“人工智障”的骂名。
因此,为了使的回答效果最大化,技术人员Fatih Kadir Akın创建了一个名为“--(令人惊叹的提示词)”的项目,为的各项任务提供提问方式的借鉴。这种提问方式大多以“我要你担任某种角色,我将为您提供某些信息”作为开头,以“我的第一个请求是……”为结尾。借助这种提问方式,这个小机器人变身为一个拥有1750亿级别数据资料的接口,可以担任上百种职业角色,执行上千种任务:提供品牌宣传文案、担任程序员的助手、指导企业拓展客户……通通不在话下。
无独有偶,有许多用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总结出更通俗易懂的提示词模板,教授网友如何从获取更准确的回答。(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Young样说”)
丰富多彩的行业与职业,彰显着人类身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性,但是,当小机器人伸展出三头六臂,人类作为智能生命体的绝对优越感不得不面临严峻挑战。人们讨论纷纷:那么,就连文学艺术这一作为人类情感和灵魂结晶的领地,也会为AI所接管吗?
文学在场,灵明缺席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师杨宁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个问题。猜一猜哪一首诗出自的手笔: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诗歌A为创作,
诗歌B为人类诗人创作。
尽管诗歌B被部分评论者认为有辞藻刻意雕琢之嫌,这一例子仍可帮助分辨当下AI创作之特点。
诗歌A和B拥有类似的结构。其中,诗歌A所使用的意象相当常见,而描绘的画面、抒发的情感模棱两可,可以套用于各种各样的场景;诗歌B的作者通过想象力,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却“形散神不散”,每一句诗连缀成动态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与体验。
无独有偶。早在2017年,微软AI机器人“微软小冰”学习了519位诗人的现代诗后,创作的诗歌被汇编为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发表,它将各种看似不相关的意象与谓语相搭配,似乎习得了现代主义与“朦胧诗”的皮囊。然而,仔细看来,它的诗好像仅是现代诗常见意象的打乱重组,很难看出有隐含其中的情感与逻辑脉络。
微软小冰创作的诗作曾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烈讨论。(图片来源:小冰《阳光失了玻璃窗》)
这些意象的反复出现与AI创作的模式有关:AI创作模型在训练时会输入大量的人类诗歌数据,这些数据中出现频率更高的意象,更容易被AI在创作中使用。
或许可以化用鲁迅在《幸福的家庭》中的比喻:人类的创作像太阳之光,自无量的光源中涌出;而AI创作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产生自上亿次模型训练与用户反馈的锤凿。过度吹捧AI创作的人,或许未仔细鉴赏过其生成的语料内容,它们本质上是人类思考内容和结构的复制品。在这种意义上,AI所提供的是一个框架(),而非一个公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建委曾如是形容诗的本质:“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穷尽过往语料库而筛选出的信息仅仅是诗歌的表层。AI缺少低入尘埃的经验,更无法抚摸生活的纹理,而这些才是一部部故事的起点,是创作的灵魂。因此,AI无法真正理解文字中的灵性,无法复制人类藉由文学所传递的情感和描绘的意境。
知乎网友评价微软小冰作诗是“高仿的古董”。(图片来源:知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曾说,人工智能将促使我们思考人是什么。相比于马斯克口中的“硅基生物AI”,人类是碳基生物,是脆弱的生命体。但是,人类所奉持的道德、意志、信仰以及许多美好的品质,都有赖于生命本身的脆弱性。正是在这些脆弱性上,人类才会在创作、在对生与死的持续追问中,试图定位自己。
AI的创作是速生的、不容半分差池的,同时也是速朽的、难免落入窠臼的。那些真正能留在历史和人心里的经典,蕴涵着对人类命运和个体独特性的阐述与表达。它们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荒谬与可悲,是伍尔夫房间的墙壁上的斑点,是王小波寄寓了精神追求的特立独行之猪,是《俄狄浦斯王》中关于“人”的谜底。
最大的悖论或许是:机器可以对语言文字符号进行无数种排列组合,所以一定会获得某一部作品,能够与李白的《侠客行》抑或杜拉斯的《情人》完全相同;但如果要求从它生成的作品中挑选出佳作,目前的它只会回答:“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并没有主观意识,也没有评价诗歌的能力。”同样,6年前微软小冰所著的诗集,诗作虽是它的手笔,却需要由人类进行情感与价值判断,从中挑选出精华并汇编为诗集。
我们邀请创作了三首诗,但它无法评价诗歌的好与坏。(图片来源:根据的回答制图)
AI意在成为“美”的创作者,却不具备审美或审丑的能力。它只能通过二进制和数理逻辑学习、模仿并创造“完美”,最大限度向精致的体式、音韵、意象组合靠拢,板板正正地契合所谓的“美的准则”。但是,人类本就无法寻求到一个“美”的终极之所在。
美还是与丑相对而存在的概念,在与丑的对比中,美才能够立身。当无法理解、创造“不完美”时,人类的创作正在不完美的阙漏与遗憾中拥有了无数种打动人心的可能。
正如的CEO萨姆·奥特曼(Sam )所说:“你试用一次,会觉得它令人难以置信且已经准备就绪,但使用100次后,你就会发现它的弱点。”
的底层逻辑和算法既是它令人惊叹之处,也恰恰是它真正的弱点。它是人类语料库的精华,也是陈词滥调的反刍。AI从未具备过真正的创造性,从未有过灵明觉解的时分,也从未感受到至广大、至精微的美感。
我们让DALL·E模仿莫奈的风格创作“湖泊”主题的绘画。比起捕捉片刻光线之细微变化的印象派,这些图画更像是电脑出现故障后的屏幕写真。(图片来源:DALL·E)
“ 在之后全是”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宣布第一代发布。有网友如是评价这场发布会的意义:“在之前没有,在之后全是。”
的诞生掀起了移动互联网的巨浪,而的爆火或许预示着新的科技浪潮的来临。放眼海内外,微软宣布搜索引擎New Bing接入引擎,发布“Bard”与之竞争;百度“官宣”类项目“文心一言”将会嵌入百度搜索,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团队邀请公众内测“MOSS”……
或许可以说:“在之前没有,在之后全是。”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认为,如果接入各类现有的软件,将会像浏览器改变互联网、苹果App Store改变软件行业一样,对整个科技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更为强大的GPT-4模型即将面世。没有人能够对的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言之凿凿,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身处于一场深刻的科技变革之中。
AI的普及化应用是不可抵挡的时代趋势。虽然囿于仍然存在技术和数据的局限,AI在现有条件下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工作,但是,AI凭借人类难以企及的数据量与运算速度,可以成为人类创作者提升效率与生产力的辅助工具,形成拓展创意、策划、形成内容产品的宝库。这正如在领英上分享的帖子:“AI不会取代你,一个使用AI的人将取代你。”
那些知道如何正确使用AI的人将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图片来源:领英)
比起感到恐慌与无所适从,放眼历次科技浪潮,我们会发现:科技始终是人的延伸。科技与人文并非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而是相互促进的共同体。科技提供人类更强大的认知能力、改造能力,人类规范科技的发展方向与伦理要求。用何种技术观察世界,折射的都是人的目光;用何种逻辑编撰辞章,写出的都是人的欲求;用何种数据回归分析,解决的都是人的问题。
AI的进步终究是人的进步。(图片来源:知乎用户“@波也制造”)
身处科技时代,我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也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和消化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颠簸和变革。与其沉湎于AI带来的挑战和危机,我们更应该思考:应如何与AI共在?如何将AI提供的千亿级别的数据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中?如何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在人工智能语境下,人类创作的目标、价值、前提和道路又是什么?
面对AI抛给人类的命题,人类需要做出根本性的努力。正如的回答:“依靠着AI的智慧和力量,人们从不曾想过的地方开始探索、从新的角度去审视世界。”
我们把《北京折叠》开头画面的概述投喂给,要求它模仿其写作风格,进行无限定主题的文段创作。出人意料的是,主动塑造了一个AI与人类共存的世界。(图片来源:根据的回答制图)
(momo对本文亦有贡献。文中与的对话均为真实对话。作者未使用生产任何论文或作业;在写作中,没有AI受到伤害。)
参考文献:
[1] 官网:
[2] Bruce , Ph.D.(2023),Why Smart Use And How They Do It,
[3] Fatih Kadir Akın, ,
[4] 阿法兔研究笔记《从GPT-1到GPT-4看的崛起》,
[5] 腾讯研究院《万字圆桌实录:背后的AIGC,将生成怎样的浪潮?》,
[6] 财新周刊《会颠覆谁》,
[7] 一席《跟人工智能相比,人和动物都具有身体的脆弱性,但这未必完全是弱点》,
[8]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来了,专家认为对新闻出版业将带来这些影响》,
[9] 小冰《阳光失了玻璃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与AI共生
去探索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