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款通道维护不能提款 九卦 | 存款放缓,银行如何做大互联网资产负债业务?
数字金融背景下,传统的线下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已受到严重限制,只有抢占先机积极推广线上资产负债业务,强力推进各类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才能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特别是年初以来在新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下,如何才能在数字化金融浪潮下抢占发展先机,我们一起来探讨。
互联网资产负债市场发展概况简析
互联网负债市场概况
随着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崛起以及资产管理新规出台,银行储蓄存款的竞争环境越发复杂、争存揽存工作愈加艰难。银行存款发展近年来呈现如下特点:
首先是存款余额增速放缓,2019年6月末,我国银行各项存款增速为8.4%,低于贷款增速4.4个百分点。
其次是活期存款占比不断走低,存款成本普遍上浮,我国2019年6月末居民活期存款占比为35.55%,较2018年末下降1.92个百分点。
再次,经济增长动能从投资向消费转型,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逐渐下降。
此外,金融科技背景下互联网理财加快了储蓄存款分流,2017年底余额宝1.58万亿的规模就已经超过招商银行的存款总额。
在此背景下,银行传统线下渠道将面临激烈的同业竞争环境,要想保持存款业务持续稳健的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
首先在细分渠道的基础上采取创新的存款业务拓展策略,例如战略客户经营应集中在总行层面,区域客户经营集中在分行层面,习惯前往网点办理业务的零售客户和小额贷款客户集中在支行层面,互联网客户经营集中在总行线上业务经营部门层面。
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内先进银行及互联网巨头的发展经验,拓展零售业务的关键就在于线上批量获客,快速提升客群基础,实现零售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并借助金融科技的能力,在客户画像的前提下,通过更好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实现成本、收益、获客、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平衡。
因此,如何做大做强互联网负债业务,几乎没有实体网点民营银行的储蓄存款发展策略就非常值得借鉴,以某互联网银行为例,通过强大的科技支撑,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平台丰富的客户资源和金融科技能力,通过线上迅速吸收储蓄存款,再通过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将吸收的存款投放出去,高额的利差获取较高的利润。以某互联网平台为例,目前合作入驻银行已达40家,线上存款的规模已达2000亿。
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概况
受宏观经济环境及监管趋严、资管新规落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银行业对公业务风险集中释放,同业业务也受到较大制约。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零售业务拥有海量客群、小额高频的产品特性很大程度上分散了风险。在政策层面,继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城商行、农商行业务逐渐回归本源”,监管机构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商业银行服务本土、回归本源已成为监管的必然趋势。综合当前的政策、经济及监管背景,目前大部分中大型城商行、农商行及农信机构,甚至国有股份制银行在探索零售消费信贷之路上,均借助金融科技对零售业务的推动作用,开展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合作和自营业务开展,实现零售业务的成功转型与合规发展。
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能够有效避免传统信贷人工尽调和审批,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较高;贷款资料繁琐、审批流程长,客户体验差;线下扫街扫楼人海战术,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通过移动互联网架构,依托大数据风控处理能力,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进行客户识别、反欺诈审核、额度利率测算,秒批之后实现客户自主提款支用等零售信贷业务处理。
借鉴国内先进银行的发展经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呈现三个阶段:
一是定收贷阶段,银行完全出资,采用信保或者担保模式兜底,行内只拿固定收益,在合作过程中,银行学习互联网合作方在产品设计、业务流程、渠道引流、大数据风控、客户群定位和准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完善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的合作模式;
二是联合贷款阶段,共同出资,承担各自出资比例的风险,完善行内线上贷款的不良核销流程及制度体系,同时在系统面完善网贷系统、决策引擎、反欺诈、风控模型等系统层面构建;
三是自主品牌的自营贷款研发,在无差别流量风控能力具备之前,可开展固定客群的纯信用线上贷款,例如针对代发工资、公积金数据研发行内自营互联网零售信贷产品,具备无差别流量风控能力之后,可放开进行全客群的业务开展。个别有远见的银行在2018年底,在定收贷联合贷业务合作的同时,已着手开展固定客群的行内自营互联网零售信贷业务。
因此,如何做大做强互联网资产业务,在加大定收贷联合贷业务合作的同时,实现无差别流量的自营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开展,才是重中之重。
互联网资产负债业务开展遇到的问题
互联网负债方面
市场因素
互联网负债市场是直面竞争,刺刀见红的市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银行的品牌因素会被弱化,利率水平将是客户关心的核心要素。因此必须保持产品的利率水平与对标产品在一个水平线上,产品才有销量,成本控制与快速提升存款规模就会形成矛盾。如果只考虑产品本身,不考虑营销费用、人员工资、营业场所支出等情况,互联网负债产品的付息成本高于线下结算存款、机构存款等将会是必然。
人员因素
各家行都会根据自己存款规模的需求不断调整产品利率水平,也会根据自己头寸的压力上线配置短期或者长期流动性的产品,客户会实时反馈产品购买流程、产品规则说明等方面的问题。从结果来看,互联网负债规模提升看似轻松,实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产品调研、产品迭代、产品规则文案信息调整、产品展示运营位的调整、运营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客诉问题处理、合作方分润的对账结算付款以及电子账户开户涉及的鉴权通道、充值通道、身份证联网核查通道、人脸识别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等,目前专业人员极为短缺。
系统因素
互联网负债业务的平稳运行,需要他行卡鉴权通道、身份证联网核查服务通道、他行卡充值通道以及OCR及人脸识别系统的畅通。目前互联网负债业务开展初期,鉴权身份证联网核查服务及他行卡充值通道都是单通道,OCR及人脸识别系统也面临识别度不够,通过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后续业务开展过程中进行完善,一方面提高服务通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通道路由的方式降低鉴权、充值等成本,提高合作的议价能力。
互联网资产方面
市场因素
自2019年初以来,各家行尤其是股份制和国有行注意到了定收贷、联合贷款、客户导流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批量、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合作模式,低成本资金大量涌入,导致市场各资产端会按照资金成本的高低以及合作体量进行规模和流量的倾斜,各行资产端合作由原先的“吃不下”到现在的“饿肚皮”状态,贷款规模的需求又迫使各行去洽谈和接入腰部资产端,收益报价普遍由2019年初的9%左右降至目前的8%左右,收益水平持续走低。另外,腰部资产端的风险把控能力相对较弱,也使得风险隐患在积聚。
实施因素
每个资产端的上线运行都需要进行商务沟通和拜访、现场尽职调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审贷会审议、协议审查签署、风控模型的设计与配置、核算科目的确认、需求讨论及提出、系统的对接开发测试、风控模型冷启动后的调整等一系列工作,平均需要两个月时间。如果资产端通过尽职调查识别出潜在不可控风险,或者审贷会审议拒绝,则前期一半时间的工作将没有产出,只能进行经验的积累,导致资产端业务开展进度缓慢。
风险因素
互联网渠道资产端的经营理念是收益覆盖风险,将不良控制在合理水平,并非越低越好。传统银行对于线上贷款风险指标的容忍度极低。一方面市场资产端的选择上只能更多寻找保险代偿和担保加保的资产合作项目,收益会让给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只能拿较少的固定收益。另一方面,纯客户导流的合作模式一定不良但是收益更可观的资产合作项目,由于风险偏好原因个别银行无法接入,导致市场上资产合作项目的选择愈加困难。
如何做大做强互联网资产负债业务
互联网负债方面
在互联网负债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如何继续做大做强互联网负债业务,具体的工作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与互联网平台加强深度合作,持续开展产品运营
借助互联网平台的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持续开展产品运营活动,加大互联网负债产品的推广力度。产品推荐宣传位的展现,提高产品的曝光率。针对已开户未交易的用户,通过APP站内消息推送等方式,促动客户进行产品购买。
持续开展产品补足和迭代,覆盖互联网客群需求
持续开展同业产品调研,掌握市场产品类型和利率水平变化,根据客群流动性偏好,继续进行线上存款产品补足和迭代,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加速新产品的上线面客,覆盖客户高流动低收益、低流动高收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