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小说 静安的围城——回婆家(372)
1、
楼下有一家卖活鱼的,静安买了一箱鱼。侯东来放到后备箱里,又把冬儿送去姥姥家。
阳阳现在不用送,他骑自行车直接去了他姥姥家。侯东来只带着静安回洮安。
路上经过几个村子,以往村口都有卖瓜果梨桃的,现在,改成卖小米大米黄豆花生。
侯东来买了十斤黄豆,母亲早晨喝豆浆,新下来的豆子,榨豆浆更香。
静安晕车了,侯东来让她躺在后排座睡一觉。
公路也是坑洼不平,车子有时候颠起来老高。静安醒醒睡睡,总算是到了婆家楼下。
说句实话,她还是不愿意来这里,有点怕婆婆。但这一次,必须要来。
静安把头发重新梳理一下。这天,她穿了一条黑色的灯芯绒裤子,一件枣红色的毛衣,外面披了一件风衣。
东北的冬天的已经到来,静安穿风衣有点凉。这个时候穿呢子大衣还有点早。
前一天晚上,侯东来就跟父母打电话,汇报了行程。
夫妻两人到家的时候,屋子里都是人。
侯东来的哥哥带着嫂子和侄子,都回来了。
侯东来的哥哥比侯东来高一点,瘦一点,戴个近视镜,像个文人。说话语气很轻,不仔细听,都听不清他说什么。
侯东来的嫂子跟他哥哥反差很大,头发烫得跟鸡窝似的,一张脸涂得非常白。
她的指甲油血红色的,亮晶晶的,嗓门也有点尖利。
嫂子说话声,就像木梳齿刮着玻璃的声音,让耳朵很不舒服。
看商锦的表情,静安也能明白几分,婆婆不喜欢大儿媳妇,嫌她粗鲁吧。
后来,听小姑子侯雯说的,大哥以前下过乡,插过队,大嫂是大哥在农村娶的媳妇。
后来大哥回到城里,重新参加高考,考上师范,在高中当了几年老师,调到大院里工作。
又过了几年,大哥升职,做了秘书。
嫂子开始在农村,后来调到学校食堂工作,现在,她在市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
吃饭的时候,肉菜离静安远,静安就吃身边的蔬菜。她在外面很少吃肉,因为塞牙。
饭桌上剔牙,不雅观。她也不吃鱼。她吃鱼不能说话,要专注地吃鱼。还有,吃鱼的时候要吐刺,也不太雅观。
所以,人多的时候,静安不太吃鱼吃肉。
有时候实在是馋,她就吃点肉。吃完肉,假装去卫生间,拿根牙签去剔牙。
静安的这些小事,侯东来都知道。这天,桌上有一盘猪头肉,侯东来夹了两片,放到静安的米饭上。
猪头肉靠近猪拱嘴的肉,不塞牙。侯东来特意选的那块肉。
在静安和侯东来之间,这是很平常的一件小事。
在静安娘家,每次吃饭,静安都给侯东来夹菜,母亲和父亲也给侯东来夹菜。
毕竟,侯东来是客,担心他抹不开伸筷子。
到了婆家,自然是侯东来给静安夹菜。
以往,侯东来每次从省城坐晚车回来,在楼下的熟食店买点熟食上来,两人对坐饮酒的时候,侯东来也经常给静安夹肉。
静安吃宵夜,有点不敢吃,怕胖。侯东来总觉得静安瘦,希望晚上她多吃一点。
这件事,在静安夫妻之家,稀松平常,但在侯家,却引起不小的震动。
在侯家,男人不给女人夹菜,也很少看到给别人夹菜的现象。
大嫂眼尖,忽然说:“呦,看东来对静安多好啊。”
大家都看向静安碗里的肉,弄得静安不好意思吃,一张脸窘得通红。
大嫂又忽然端起碗,往大哥面前一递。
大哥不知道大嫂要干啥,他自顾自地吃饭。
大哥的儿子斌斌看明白了妈妈的想法,连忙夹了一筷子肉,放到大嫂的碗里。
大嫂皱着眉头,瞪了大哥一眼,说:“啥也不懂,还念过大学呢,白念!”
大哥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大嫂,云淡风轻地,又跟侯东来说起官场上的事情。
大嫂很不满意,嘟囔说:“成天是工作,回家吃饭也不消停,耳朵都听出茧子来,我弟弟的工作到现在,你也没安排明白。”
商锦淡淡地说:“吃饭的时候,都少说话,老大你带点好头儿!”
大哥这时候才明白过来,饭桌上的风云变幻。
大哥夹了筷子肉,放到母亲的碗里,说:“妈,你多吃点肉,补血补气的。”
大家都笑了。
商锦说:“咱家饭桌上都很少说话,老大一回来,就破坏规矩。”
侯东来说:“妈,吃饭时候热闹就行——”
大哥大嫂的儿子斌斌,跟大哥一样,也戴个近视镜。
这孩子学习不错,在班级里排名总是一二名,要是掉到第三名,就会被大哥训斥。
这一顿饭,静安吃得有点紧张。
吃完饭,男人们在客厅聊天,喝茶,女人们到厨房刷碗。
保姆把碗筷接了过去,不让她们进厨房。
侯雯忽然一拉静安的手,把她拽到房间,说:“二嫂,让他们说去吧,咱俩聊一会儿。”
静安也正想把借侯雯的钱还给她,就进了侯雯的房间。
2、
侯雯的房间不大,进门靠墙是一个窄窄的梯子,沿着梯子上去,是一张搭在空中的大床。
床下的客厅也不是很大,还没有冬儿的房间大呢。一张写字台,旁边是两把椅子。
侯雯沏了茶水,跟静安坐在桌前,一人一杯。
侯家也是三室一厅,一个卧室,一个书房,一个客房,还有侯雯的房间。
后来,静安琢磨了一下,侯雯的房间是厨房隔出来的一个。
为什么侯雯不睡在客房呢?大概是因为客房没有窗户,侯雯的房间有北窗。
两人刚要说话,大嫂走了进来,哎呦地叫着,说:“是不是打扰你们俩说话了?说的是不是背人的话?”
静安有点尴尬地站起来,把椅子让大嫂坐。
大嫂不客气地坐下,拿过旁边的杯子就喝了一口茶水。又嫌弃茶水烫,嘟嘟囔囔地抱怨着。
好像是大嫂两口子换了大房子,婆家一分钱也没帮上,都是农村当村书记的娘家爸,给添的钱,买的家具。
侯雯什么也不说,只是嗯啊地敷衍着,很明显,她不想跟大嫂多说。
静安心里感激侯雯,看来,侯雯借给他们钱买房子,大哥大嫂不知道,
静安暂时也不方便还钱。
大嫂唠叨没完,一直在抱怨婆家瞧不上她,不肯帮他们。
静安不知道这些事情,也不想知道。她不好插话,也不能插话。
看大嫂的样子,不是个好惹的人,最好不跟她打交道。
连侯雯在大嫂说话的时候,都一句话都不掺和,只是默默地听着,不时地皱皱眉头,显然,她对大嫂很厌烦。
但大嫂不管那个,就是默默叨叨地在说。
后来,客厅安静了一下,侯家哥俩跟父亲老侯进了书房,不知道在聊什么。
客厅里,只有商锦和大孙子彬彬在聊天。是聊的学业上的事情。
商锦说:“十月一,你爸出差,带你去北京,玩得咋样?”
彬彬说:“我爸带我出差,没工夫陪我玩,不过,也不算没陪我,领着我去了清华大学,参观了一圈,奶奶,清华大学比咱们洮安整个城市都大——”
商锦笑着说:“大孙子,你爸有鸿鹄之志,可惜,他被时代耽误了,你将来往清华考,考上清华,奶奶送你一个礼物。”
彬彬说:“奶奶,等我将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送你一个礼物——”
客厅里,传来畅快的笑声。
这笑声,却刺激得大嫂很不开心。
大嫂嘟嘟囔囔地说:“彬彬长这么大,她做奶奶,给孩子啥了?啥也没见到一个——”
静安有点不相信,婆婆会这么吝啬。
她不喜欢婆婆商锦,是因为商锦总在她面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婆婆其他方面,倒是没觉得怎么不好。
会亲家的时候,商锦还给了静安5000块钱买衣服。
静安后来生婆婆的气,不是因为婆婆小气,是因为婆婆不同意侯东来跟她结婚。
现在听大嫂一番抱怨,她心里渐渐地明了,婆婆是嫌弃静安是个临时工,不是大院的正式员工。
侯东来眼看就要升职起飞,婆婆觉得静安和侯东来不般配。
就像婆婆瞧不上大嫂是一样的。大嫂是农村妇女,又没念过几年书,后来进城之后,她也没再学习,跟侯家的距离越拉越开。
也许,大嫂就不想学习,就想跟侯家拉开距离。
但是,她内心又有怨气,觉得婆婆看人下菜碟,对静安好。
其实,对静安好啥?婆婆就是对儿子好,对孙子好。对儿媳妇,她只是一种礼貌。
从婆婆不借给侯东来买房子的钱,就看出很多。
静安心里明白,婆婆就像瞧不上大嫂一样瞧不上她。好在,静安比侯东来小了八九岁,算是在年龄上,占了一点优势。
还有,静安毕竟在大院工作,临时工也是工作,一说起大院,好听啊。
想让婆婆看得起,就得做得好一些。卖房还钱就对了。要不然,借着侯家的钱买房子,在侯家人面前,她就得一直低着头。
以后,静安要供冬儿上大学,自己也要努力再努力,不能让婆婆瞧不起。
无论大嫂说什么难听的话,甚至说婆婆偏心,对静安好,侯雯都是一句话没有。
侯雯只是敷衍着,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就是不回应大嫂。
大嫂有些话说得很过分,静安都想说话,但看到侯雯一句话不说,她心里有点纳闷。
但在婆家,静安知道分寸,连侯雯都不说话,她也不能搭腔。
大嫂见说了半天,侯雯还是一贯地不开腔,她就转过身,跟静安说话。
大嫂说:“静安呢,咱俩都是命苦的人呢,在婆家都是下等人,侯家人瞧不上咱们没文化——”
静安心里说:“谁没文化呀?我高中毕业,你没念过几天书。我过两天备不住就有了一张自考的大专文凭,你有啥啊?你有的是满腹怨气!”
但想想侯雯刚才一直不说话,她也没说,只是,她不说话,好像她认同了大嫂的观点似的。
这不太好,弄得静安心里七上八下,特别不舒服。
大嫂忽然问:“静安,你们结婚,婆婆给你多少钱?没少给吧?”
静安不说话,这也不行了,只好说:“没给啥——”
静安不敢说给,怕说给了,万一大嫂结婚,婆婆没给她呢?那大嫂还不得找后账,打架呀?
大嫂不相信地盯着静安问:“啥也没给你?你就跟东来领证了?你咋那么贱呢?”
一股火从静安脑瓜顶上窜了出去。
她没法不跟大嫂过招,只好不软不硬地说:“女人结婚,不都是贱吗?不贱的话,跟男人结啥婚?自己牛,就自己过吧!”
大嫂没想到,第一个照面,就被静安给焖回来了。她有点错愕。
一旁的侯雯还是一声不吭,但脸上却是憋不住的笑意。
大嫂很快反过劲儿,不怀好意地说:“你不会是先上车后买票吧,让人家抓住把柄,不得不嫁?要不然,你这么年轻,跟他一个二婚的?”
这些话,静安在舞厅里听惯了,这都是小儿科,更荤的段子她都听过,算个啥?
静安说:“我就喜欢二婚的,因为我也是二婚的。”
大嫂吃惊地看着静安。静安猜测,大嫂不知道她是二婚的。
静安说:“我还有个孩子,东来对我闺女可好了,为了我闺女,她换了三室一厅的楼房,特意给我闺女留一个房间。我们刚认识不久,东来就把工资交给我,你说,这样的男人,我嫁不嫁?”
静安是故意气大嫂。大嫂脸都白了,气得眼珠子都要翻白了。
大嫂忽然抓住了一件事,说:“东来哪来的钱,换三室一厅,是妈借给他的吧?”
最后一句话,大嫂是问侯雯的。
侯雯正犹豫怎么说呢,静安说:“我父母借给我的钱,我父母做生意的,手里有点小钱,都借给我们了。”
大嫂有些吃惊地看着静安。
在大嫂的意识里,回娘家吃饭,都可能被嫂子呲哒,别说回家借钱了,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静安说得很平静,就跟真事一样。
确实,这两年开放搞活,好像一些小商小贩挣点钱,莫非,静安家里是有钱人?
大嫂还琢磨说什么话,能打击到静安,一旁的侯雯忽然说:“大嫂,你说累了,喝口水吧,二嫂,你不是要去买擦手油吗?走,我领你去买。”
3、
静安披上风衣,跟侯雯出来。
看到静安穿着风衣,侯雯就问:“你怎么穿风衣,这两天要降温,要下雪了。”
静安说:“我感觉穿呢子大衣还早一点,现在穿呢子大衣,冬天穿啥呀?”
侯雯说:“冬天穿羽绒服,你没有羽绒服?”
静安的脸红了,幸亏在楼道里,楼道的灯光暗,看不清脸色。
静安说:“我们小城,好像没看到谁穿羽绒服。”
侯雯说:“波司登羽绒服,多暖和呀,也好看,我有三个呢,你要是喜欢,你挑一件拿回去。我三个也穿不完。”
出了楼门,她忽然扑过来,搂住静安,笑着说:“你拿走两个吧,我好买新的,要不然,我妈看见我又买新的羽绒服,该呲哒我。”
静安想到羽绒服是旧的,她就接受了。
静安说:“行,我先谢谢你,不过,一个就够了,两个成啥了?那我不是来搜刮你的东西吗?”
侯雯哈哈大笑,跟在房间里刚才的样子,形成强烈的反差。
侯雯说:“二嫂,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跟大嫂搭腔吗?”
静安正纳闷这件事呢,连忙问原因。
侯雯又笑了一会儿,说:“二嫂,你要是跟别人吵架,对方一句话都不说,你生不生气啊?”
静安也笑了,说:“肯定生气,打架没对手。”
侯雯说:“我就是这个意思,在我父母家里,我凭啥跟她吵啊?万一把我父母气病了,那我多亏呀?邻居还看笑话!”
侯雯比静安大好几岁,考虑的比静安理智多了。
静安打量侯雯,看到她好像比之前又瘦了一些,呢子大衣裹着她的身体,衣服宽松了很多。
侯雯穿衣戴帽,有型有款,从不穿宽松的衣服,她的衣服,都是量身定制的。
但这件呢子大衣显得腰身肥了一些,说明侯雯去年这个时候,这件大衣还是合体的,现在,侯雯瘦了。
不过,侯雯的两只眼睛却闪烁着笑意,她说:“我大嫂就是故意想激怒我,然后,她好跟我妈妈吵架。这点小伎俩我还能看不出来?我就是不吭声,你就是当面撅我的祖宗,我都不吭声,你骂去吧,看谁难受?”
静安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也不想回嘴,可大嫂说话太难听了——”
侯雯说:“你骂她没事,我说一句,就容易把战火引到我妈那里,所以我就不搭腔。你训她就对了。”
静安想起买房子借侯雯钱的事情,就说:“刚才说到借钱买房,我没说你,说是借我父母的钱,你别有想法,怕大嫂难为你。”
侯雯说:“你这么说就对了,我当时还担心你说到我呢,要是她知道我借给你钱,她马上就跟我借钱。她在我们家借走的钱太多了,都帮衬她弟弟,别提了,一分没见她还过!”
说到这里,侯雯连忙停住,不说了,有点尴尬地看着静安。
静安笑了,挽着侯雯的手臂,说:“小雯,咱俩说话,都是直来直去,不用有那么多的顾虑,我这次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来看看咱妈咱爸还有你,一个是来还你钱。”
侯雯不好意思了,说:“嫂子,你别多心,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借给你们钱买房,心甘情愿,我跟二哥的关系好,再说,我也不想因为你们没买到房子,婚事耽搁。”
静安说:“嫂子谢谢你,你将来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就开口,别客气!”
两人在商店转悠了一圈,买了一些女人用的东西,这才上楼。
正好,大哥大嫂还有彬彬下楼回家,侯雯和静安就在门口送他们。
再次回到楼上,静安就把挎包拿过来,从包里拿出钱,还给侯雯。
侯雯笑着,拉着静安走到客厅。
婆婆和公公,正在客厅里跟侯东来唠家常。
侯雯把几沓钱放到桌子上,说:“妈,你看看我二嫂,这才几天,就把钱凑齐,给我拿回来了。”
侯雯是故意在商锦面前这么说。
之前她背着老妈,把钱借给侯东来,后来说话漏出去了,商锦把她骂了一顿,担心静安不还钱,跟大嫂一样。
商锦看到钱,轻描淡写地说:“你们有钱了?没钱就先用着,反正侯雯暂时也不用。”
侯东来说:“妈,你们还不知道吧?静安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就为了还钱。”
老侯听见这话,一双眼睛向静安看过来,问:“你的房子卖了?”
静安说:“我以前有一个平房,20多平米,不大,以前跟我闺女住,现在,我们买楼了,我和闺女住楼,就不需要平房,我就卖了。加上东来卖房子的钱,正好够还小雯的钱。”
老侯说:“现在卖平房不合适,各地都在盖楼,要是等盖楼占了,你的房子就值钱了。”
静安说:“爸,我这人,不能背着债过日子。再说,小雯好心借给我们钱,那不能过年呢,总要在年前,把钱还给小雯。”
老侯说:“你这性格,跟东来差不多,看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你们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商锦虽然没说什么,但是,看着静安的眼光,有点变了,跟看大儿媳妇的眼光,有点不同。
侯东来说:“静安前些日子参加自考,考了最后四科,要是过关,明年就能拿到大专文凭,背后再使使劲,估计就能转正。”
侯东来是第一次说到静安工作的事情,看来,他还是在乎这件事的。
静安有时候也想,如果自己没有自考这件事,也没有写小说这件事,侯东来会喜欢她吗?
答案是肯定的,不会的。
有那么一瞬间,静安心里有点凉。但是,很快她也就过来这个劲。
侯东来是很优秀的男人,凭啥找一个啥也不是的女人,还是二婚,还带个小孩呀?
女人,要是不漂亮,不年轻,在其他方面要是再不出色,优秀的男人,谁会选你?
诸葛亮当年娶丑妻,不就是因为妻子聪慧过人吗?
这样一想,她就释然了。努力是对的,为了遇到更优秀的人。
努力,也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4、
侯东来把元旦结婚的事情,又跟父母敲定了一下。12月8日,就结束他为期三个月的学习时间。
到元旦还有二十多天的准备时间,够用。
老侯表态,说:“我能去。”
商锦说:“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去吗?给你哥打电话,看他有没有时间。”
老侯说:“不用打电话,兄弟的婚事,他不去?能说得过去吗?”
商锦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说啥,但看了一眼静安,就没有说。
她想说的是,大儿子大孙子可以去,大儿媳妇最好别去了,免得把人丢到安市去。
侯雯说:“我跟谭林说了,我们到时候开车去,开两辆车,都能把你们拉去。”
商锦瞪了侯雯一眼,说:“两辆车,太大扯了,嘚瑟啥呀?”
侯雯看向静安,说:“给我嫂子挣个面子——”
傍晚,要走的时候,侯雯让静安去试试她的羽绒服。静安能穿,两人体型差不多,静安比侯雯略微丰满一些。
但静安只要了那款天蓝色的羽绒服,另外那件杏黄色的羽绒服,静安没敢要,颜色太亮了,她穿不出去。
羽绒服又轻又暖合,真是太适合东北的冬天了。
两人上车往回走,侯东来看到静安的一个包裹,就问是什么。静安说了。
侯东来不高兴,说:“以后,咱不要侯雯的东西。”
静安说:“她硬给我的,要是不接受,好像有点不好。不过,她给我两件,我只要一件。”
侯东来说:“结婚前,我给你买一件羽绒服,你喜欢什么颜色?”
静安惊喜地问:“你还有钱吗?能买羽绒服吗?”
侯东来说:“你别操心钱的事情,我会安排明白的,你就说,喜欢什么颜色?”
静安说:“枣红色。”
侯东来说:“就是红色呗?”
静安说:“枣红色,不是红色。红色有大红,还有深红,浅红,我要的事枣红色,就是比深红浅一点,比浅红深一点,比大红暗一点,就是,想大枣那种颜色。”
侯东来哈哈大笑,说:“一个红色,整出这么多颜色,我发现了,写小说的人,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
静安也忍不住笑。
路上,侯东来把自己手里的包丢给静安,说:“看看是啥。”
静安发现这个包沉甸甸的。
侯东来平常上下班,手里夹个公文包,多数时候,包里都是扁扁的,就是放个文件。
这次,包里沉甸甸的,鼓鼓囊囊的,是什么东西?
打开一看,是一沓钱。
静安惊讶地问:“哪来这么多钱?”
侯东来目不斜视地开车,笑着说:“猜。”
静安猜不出来,说:“侯雯又给你的?”
侯东来摇头。
难道是婆婆给的?静安有点不相信。她试探着说:“妈给咱的?”
侯东来点点头,说:“一万呢,给咱们买房的。”
静安连忙把包还给侯东来,说:“赶紧回去,把钱给妈吧,咱们房子都买完了,钱也还上,还要这钱干啥?”
侯东来歪头打量静安,说:“记仇了?”
静安不解地问:“什么记仇?”
侯东来说:“跟咱妈记仇了?钱都不要?”
静安说:“早晚还得还,咱们已经还上房款,还要这钱干啥?”
侯东来笑了,说:“收起来吧,是咱妈资助咱们结婚买房的,给你的,明白了吧?”
静安有点不相信,说:“当初买房跟他们借,他们说没有,现在——”
侯东来说:“当时我二哥有病,钱都借给我二哥了,现在我二哥病情稳定,单位也报销了大半,咱妈的钱就拿回来了。”
静安还是有点不想要,担心要了婆婆的钱,就欠她的人情。
侯东来说:“你刚才还说,晓雯给你羽绒服,你不接受不太好,现在妈给咱们钱,你不接受,也不好。”
静安笑了,那就接受吧。正好举办婚礼,也需要钱呢。定酒席要花很多钱。
侯东来却说:“你把钱存起来吧,将来过日子,花钱的地方多了。”
静安说:“那办酒席的钱呢?”
侯东来说:“我能报销点饭票子,再说,我还一点认识人没有啊?这些都不用你管,你就负责把我给你的钱存好就行,不许再卖房子!”
侯东来跟九光不同。静安跟九光的婚姻里,很多事情都需要静安出面解决,很多困难也需要静安帮忙。
但跟侯东来结婚,家务多数归静安去做,不过,其他的事情,侯东来不让静安操心。
静安心里踏实了,这回,又能存钱了。
其实,之前的一万块,她存上几天就拿出来了,因为楼房要交取暖费。
取暖费一平米是16块钱。93平,将近1500块。住楼取暖费真是太贵了。
不过,这么大的房子,要是烧煤,一个冬天也得三四吨块煤。煤也涨价,好的块煤将近300块一吨。
再也不是200块钱一吨煤的时候了。
社会在进步,人们手里的钱宽裕了一些,但很多物品都开始涨价。价格涨上去容易,掉下来就难。
面包,烧饼,麻花,油条,都开始涨价,凡是不涨价的食物,都变小了。
过去一块钱五个素包子,嗷嗷大。两个就够吃。
现在一块钱五个素包子,五个也就将吧够吃。
涨价掉价,也是人生。
车子在原野上奔驰,道路两侧的荒原,一马平川,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行大鸟从远方逶迤飞过,飞入夕阳里。
却看到有一些白色的东西,自天而降,缓缓地在车前车后飞舞,飘动。
静安惊讶,说:“呀,下雪了!”
静安喜欢雪,雪是无声的,是安静的,是美的,是有力量的。
侯东来也很高兴,说:“瑞雪兆丰年,今年的来得不太迟,挺好。”
乡里的修路已经完工,还有些后续工作,明年开春继续干。
侯东来还打算把乡里的各个村路都修好,那样的话,乡里的石头,乡里的物产都能运出去卖掉。
车子在原野上奔驰,雪越下越大。
大雪小雪又一年。
这一年,是丰收的一年,无论是对于侯东来,还是对于静安来说,都是丰收年。
1998年就要来到了,新生活在等待着静安,在等待着他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