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品推广 江永县:“产业+电商” 脱贫奔小康
四月的湖南江永,果蔬飘香。在江永县上江圩镇千亩香姜扶贫产业园里,100多名贫困户在田间地头翻土、开沟、铺姜、施肥,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在潇浦镇向光村夏橙基地,电商企业主播通过芒果扶贫云超市、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直播,帮助贫困户销售鲜果。
江永县位于永州市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而又尚未实现区域自治的山区农业县。由于社会历史、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素质等多种原因,江永农村依然存在着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现象。都庞岭下,这片厚重的土地,被烙下贫困的印记。截至2014年底,全县有62个贫困村、8038户贫困户,4.14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5.83%。
脱贫攻坚既是紧迫的民生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江永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扶贫不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场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执政为民水平的新检验。
江永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全面建成小康江永为总揽,以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发展提质为主题,以产业建设为支撑,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打造‘五大目标’”的工作思路。立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为此,江永县委明确了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人。实行金融扶贫、电商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企业扶贫、驻村帮扶等精准帮扶方式,做强政策扶持,提升帮扶实效。
截至2017年,江永全县6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出列,江永县摘掉了“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帽子。从2018年开始,江永县继续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特色农业持续发力,扶贫成果进一步巩固,向小康社会阔步迈进。
走进江永县万亩夏橙基地,清香四溢、沁人心扉的香气扑面而来。洁白的橙花与黄灿灿的夏橙和谐相处、相互映衬。据介绍,江永在62个贫困村发展夏橙5万多亩,夏橙已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致富果”,种植户有2.8万户,总产量在10万吨以上。
前几年,江永县创建了全省第一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技术部门”生产经营管理模式,120户参与培管的贫困户既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又可以根据管理绩效获得奖励金。据估算,培管果树的贫困户每年户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同时,项目基地的临时劳务用工,一般由合作社组织贫困对象参与,人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来,江永县紧紧围绕“一村一产业、一户一项目、一人一目标”“三个一”产业扶贫思路,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在每个贫困村发展1-2个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发展1个稳定脱贫致富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户人均产业收入稳步增长,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先后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4个,带动5.03万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开发,2018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元,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2019年已安排产业发展资金2600万元,走出了一条独具江永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目前,全县发展优质水果21.6万亩,优质蔬菜16.6万亩,在贫困村建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个。潇浦镇向光村发展以夏橙为主的晚熟柑橘扶贫产业基地3600亩,带动1680人稳定脱贫;千家峒瑶族乡凤岩山村发展以香芋为主的扶贫产业4600亩,带动2560人稳定脱贫;上江圩镇桐口村发展供港澳蔬菜基地1500亩,带动1300人稳定脱贫。
据江永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建成了4个万亩香芋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江永香芋产业园列为省特色产业示范园,香芋产业聚集区列为省十大产业聚集区之一。潇浦、松柏等4个柑橘新片区扩种柑橘类水果1.7万亩、香柚1000亩。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蔬供应基地28家。培育做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发展到850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69家。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发蔬菜在上江圩、潇浦、夏层铺建立3个示范基地,以“订单农业”形式发展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获质量体系认证。
江永将“互联网+精准扶贫”作为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的一大抓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电商创业者。这些政策包括:贫困户开办网店,给予硬件、软件设施配备到位;培训免费;奖励办网店、奖励创办电商公司、奖励通过电商销售农特产,吸引大批农民工回乡开网店,全县贫困户开设网店达500余个,通过电商扶贫为贫困户网上销售农产品2.8亿元,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500名。
4月18日,江永县潇浦镇古宅新村电商扶贫创业孵化中心,何镇文、何女秋、何镇辉等21个贫困户把刚采摘的夏橙打包发货。
三年前,何镇文在电商办的帮扶下做农村电商,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香姜、香柚等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每年销售额达到了400多万元。何镇文利用空闲时间,为村民培训农产品网上销售知识,带动了当地群众加入农产品“电商大军”之中。21位农村青年“抱团”发展,与本村及周边村庄的100多户贫困签订了农产品长期购销协议。当地群众通过电商平台尝到了甜头,特色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每年销售农产品上千吨。
发展农村电商,带动了农产品进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过去古宅新村的村民靠种植水稻养家糊口,如今全村把田地改种香型果蔬,通过互联网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实现供需对接,让远在深山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让农民稳增收,让农村有活力。
“在县里的支持下,村里建成500平米的扶贫产品仓储打包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电商扶贫创业孵化中心,年销售贫困村农产品1000余万元。”村支书谭晓辉说,古宅新村通过电商的发展,带动村里发展特色农业500多亩,村民种植的积极性非常的高,也带动了周边的村庄发展特色农业。
近年来,江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商扶贫工作,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战略机遇,按照改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电商产业集聚效应、打造电商产业龙头的思路,加大电商扶持力度,探索电商扶贫的有效途方法,培育精准扶贫新引擎,促进电商在产品销售、品牌塑造、生资采购、市场预测等方面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
该县采取“电商企业+贫困村”“电商网店+贫困户”的方式,大力推进电商扶贫,探索出“一个规划引领、两只轮子驱动、做实三大基础、强化四位一体建设、多种平台共营”的江永电商发展模式,电商企业发展到223家,村级站点建成95个,直接和间接带动创业就业9960人,年交易额百万以上的电商企业18家。
“与香港百佳超市签订了每年4亿元的江永消费扶贫农产品供应协议,去年在北京中国名优食品推广中心成立了国家贫困地区特色食品(食材)精品馆,帮助销售贫困户农产品突破4.5亿元。”江永县委书记周立夫说,县里还把消费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抓手,创新实施“543”消费扶贫工程,全面打造“特色产品、质量保障、供应链条、基础设施、终端服务”五大体系,培育“村级信息员、专业销售员、网络宣传员、产品开发员”四支队伍,精准有效对接“大市场、大企业、大客户”三大主体,夯实消费扶贫大基础,凝聚消费扶贫大合力,实现消费扶贫大作为。(文/陈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