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3个要素 创业模型比较研究.doc
-1-
创业模型比较研究
葛宝山
董保宝
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本文首先对国外典型的、有影响的创业学模型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主要有蒂蒙斯模
型、加纳模型、威克姆模型、克里斯蒂模型和佐拉与乔治亚模型,接着按照资源、机会和环
境三个维度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而后分析了国内的刘常勇创业模型和刘帮成创业模
型,最后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创业模型的异同点和承继关系。
关键词:创业模型;蒂蒙斯创业模型;加纳创业模型;刘常勇创业模型
1.引言
对于创业现象的分析始于18世纪中期,经过两个世纪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
展,最近十几年来,创业现象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吸引着众多学者在这一领
域进行不断的探索,直到今天呈现出越来越热烈的局面。
创业研究的蓬勃发展,也引发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如何创业、如何成功地创业等一系列
问题的思考,其间不乏一些学者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经典创业模型,这些成果在理论上
进一步丰富了创业学研究,在实践中也指导着创业者开拓进取,实施创业行为。
关于创业研究的综述已有很多,但是关于创业模型的回顾和总结性的文章却很少,本文
主要是基于这一点,对创业学领域有影响的、经典的创业模型进行回顾和对比,以图揭示出
各个模型的特征和所有模型的共性。
2.创业模型回顾
2.1国外创业模型综述与比较
2.1.1国外创业模型综述
许多国外学者提出了经典的创业模型,这些模型已成为创业学研究的典范,国内外的许
多研究均依据这些模型或者模型中的某个要素来进行,在此,本文对这些经典模型进行回顾
和分析。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葛宝山(1962-),吉林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
1.蒂蒙斯()创业学模型
蒂蒙斯于1999年在他所著的一书上提出一个创业管理模式,他
认为成功的创业活动,必须要能将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三者做出最适当的搭配,并且也要
能随着事业发展而做出动态的平衡。创业流程由机会所启动,在组成创业团队之后取得必要
的资源,创业计划方能顺利开展。
蒂蒙斯认为在创业前期,机会的发掘与选择最为关键,创业初期的重点则在于团队的
组成,当新事业顺利启动后,才会增加对于资源的需求。也就是说,蒂蒙斯的模型十分强调
弹性与动态平衡,他认为创业活动随着时空变迁,机会、团队、资源等三项因素会因比重发
生变化而产生失衡的现象。良好的创业管理就必须要能及时的进行调整,掌握当时的活动重
心,使创业活动重新获得平衡。
蒂蒙斯认为创业过程中,由于机会的模糊、市场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的风险、以及
外在环境的变迁等,经常影响到创业活动,使得创业过程充满了风险。因此就必须要依靠创
业者的领导、创造力与沟通能力来发掘问题,掌握关键要素,弹性调整机会、资源、团队三
个层面的搭配组合,使得新事业能够顺利进行。
此模型认为创业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其中机会、资源、创业团队是创业过程最重
要的驱动因素:商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要素,创业的核心是发现和开发机会,并利用机
会实施创业,因此,识别与评估市场机会是创业过程的起点,也是创业过程中一个具有关键
意义的阶段;资源是创业过程的必要支持,为了合理利用和控制资源,创业者往往要竭力设
计创业精巧、用资谨慎的战略,这种战略往往对新创企业极为重要;创业团队是新创企业的
关键组织要素。蒂蒙斯认为,创业领导人和创业团队必备的基本素质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能够自如地对付逆境,有正直、可行、诚实的品质,富有决心、恒心和创造力、领导能力、
沟通能力,但最为重要的是团队要具有柔性,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蒂蒙斯模型的特点是,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创业团队位于三角形的
底部。在创业初始阶段,商业机会较大而资源较为缺乏,三角形将向左边倾斜;随着企业的
发展,企业拥有较多的资源,但这时原有的商业机会可能变得相对有限,这就导致另一种不
均衡。创业领导者及创业需要不断探求更大的商业机会,进行资源的合理运用,使企业发展
保持合适的平衡。这三者的不断调整,最终实现了动态均衡,这就是新创企业发展的实际过
程。蒂蒙斯模型始终坚持三要素间的动态性、连续性和互动性。
商机资源
工作团队
商业计划
适合与差距
沟通
领导能力
外生因素
创造力
模糊性
资本市场环境
不确定性
图1蒂蒙斯创业学模型
-3-
2.加纳()创业学模型
.B.于1985年在其名篇“
”中提出了新企业创建的概念框架,进而提出了独特的创
业模型,见图2所示。
加纳认为新企业的创建指组织新的组织的过程(),也就
是将各个相互独立的行为要素组成合理的序列并产生理想的结果。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
创业学模型,他认为描述新企业创业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创立新企业的个人--创业者、他们
所创建新企业的类型--组织、新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及新企业创立的过程。任何新企业的创立
都是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创业者个人需要有诸如获取成就感的渴望、善于冒险
以及有丰富的经历等特质,创业过程主要包括发现商业机会、创业者集聚资源、开始产品的
生产、创业者建立组织以及对政府和社会做出回应等步骤,而环境主要包括技术因素、供应
商因素、政府因素、大学因素、交通因素、人口因素等,组织包括了内部的机构以及组织战
略的选择等多项变量。我们只有充分研究这四个变量,并且要深入探究每个变量的维度与其
他各个变量的维度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够充分诠释新企业创建的全面性和复杂性。
加纳模型的特点是,这一模型不仅描述了新企业的创建,也适用于单个创业者的创业行
为,此模型并不是专门回答“新企业是如何创建的”这一问题,而是为新企业的创业提出了
可供参考的发展模型,因此这一模型也是动态的。
个人
过程
组织 环境
图2 加纳创业学模型
3. 威克姆()创业学模型
在其名篇“ ”一文中提出了基于学习过程的创业模型。
威克姆创业过程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的含义如下:
(1)创业活动包括创业者、机会、组织和资源四个要素,这四要素互相联系。
(2)创业者任务的本质就是有效处理机会、资源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实现要素间的动态
协调和匹配。
(3)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创业型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不
断变换要素间的关系,实现动态性平衡,成功完成创业。
此创业过程模型告诉我们,创业者处于创业活动的中心。创业者在创业中的职能体现在
- 4 -
与其他三个要素的关系上,即,识别和确认创业机会;管理创业资源;领导创业组织。如图
3-2所示。该模型还揭示了资源、机会、组织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本、人力、技术等
资源要集中用于机会利用上,并且要至于资源的成本和风险;资源的集合形成组织,包括组
织的资本结构、组织结构、程序和制度,以及组织文化;组织的资产,结构、程序和文化等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适应所开发的机会。为此组织需要根据机会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另外,该模型还揭示了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也就是说,组织必须不仅对机会和
挑战做出反应,而且还要根据这种反映的结构如何来调整和修改未来的反应,即组织的资产、
结构、程序、文化等要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组织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学习与
锻炼,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得以发展壮大。
机会
创业者
组织 资源
创业活动
集
中
确
认
适
应
管
理
领
导
集合
学
习
成功
失败
图3 威克姆创业学模型
威克姆创业学模型的特点主要是,将创业者作为调节各个要素关系的重心,经过对机会
的确认,管理资源并带领团队实施创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不断加强学习,使创业者能
够根据机会来集中所需资源,使组织适应机会的变化,进而实现创业成功。
4. 克里斯蒂安()的创业学模型
克里斯蒂安于2000 年认为创业管理的整个焦点应该放在创业者()与新事
业(New )之间的互动,所以他提出来的创业模型(如图 4)主要的两个元素为创业者
与新事业。由于克里斯蒂安的模型主要强调创业者与新事业的互动关系,因此他将如何创立
新事业 (New ),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创业流程管理 (New
),以及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网络 ( )等三个议
题,视为创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克里斯蒂安的模型与蒂蒙斯的模型同样重视创业者的功能,视创业者为创业活动的灵魂
与推手,说明如何发展创业者的创业才能,将是创业管理工作上的一大重点。虽然有人说创
业者的冒险犯难精神与积极开创的个性属于先天的人格特质,在后天上很难加以培养。但克
里斯蒂安的模型所强调的“创业者与新事业互动的能力”以及蒂蒙斯模型所强调的“创业者
随着环境变迁而动态调整创业模式的能力”,都与人格特质的关联性不高,也可说明创业者
的能力确实可以经由有系统的创业管理教育加以培育。
- 5 -
环境
个人新事业 流程 时间
图4 克里斯蒂安创业学模型
5. 萨尔曼()创业模型
萨尔曼在“Some on Plan, The ”一文中提出了
自己的创业模型。此创业模型认为,创业过程是四个关键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过程。
四个关键创业要素包括:人和资源、机会、交易行为和环境。如图5 所示。在该创业模型中
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其他三个创业因素来源于环境并反过来影响环境。另外,该模型
考虑了交易行为因素,交易行为指的是创业者与资源供应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即与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人和资源
● 经 验
● 技 能
● 知 识
环境
● 宏观环境
● 政策环境
机会
● 营利性
● 替代品
● 竞争者
交易行为
● 激励分配
● 风险共识
图5 萨尔曼创业模型
萨尔曼创业模型强调了要素之间的适应性,并扩展了要素的外延,为创业实践提供了
理论基础,同时为创业过程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6. 佐拉(Zahra)和乔治亚()的创业模型
在研究并分析了前人创业模型的基础上,佐拉(Zahra)和乔治亚()在其名篇
- 6 -
“ : The of the Field and ”以
及“ : an ”提出了创业综合模型(见图6)。
但这一模型主要是关于企业国际创业综合框架。我们知道,在国际创业模型研究方面,目前
还只有很少的研究成果,也没有非常系统的模型被提出。佐拉和乔治亚于2002年提出的国际
创业综合模型对于创业学,尤其是国际创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一模型将国际创业分为三个维度,即程度、速度和范围,国际创业受到三大因素的影
响,即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战略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国际创业的全过程。他们主要
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TMT)特征变量、企业资源变量和企业具体情况变量等组织变量。因
为战略管理和创业研究者们一直以来就承认外部环境对企业不同战略选择的重要性(Boyd,
Dess和,1993;Zahra和,2000)所以,他们二人又研究了环境变量的影响并
开始探究企业外部环境对国际创业的不同方面的作用。最后他们还研究了企业竞争战略对国
际创业的作用,研究的关键战略变量及其对企业国际创业的影响包括下列变量:一般战略、
职能战略、和进入战略,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互相作用,共同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主要
表现为企业的绩效。
这一模型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不仅探究了外部环境变量,也研
究了内部组织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具有全面性。
环境因素
竞争压力
成长机会
国家文化
行业收益率
制度环境
经济规模
组织因素
高层管理团队特征
企业资源
企业变量
成立年限、规模、财务力
量、地理位置等
国际创业
程度
速度
范围
竞争优势
财务结果
非财务结果
战略因素
能力
差异化、相似性
一般战略
职能战略
进入战略
图6 佐拉和乔治亚国际创业综合模型
2.1.2 基于资源、机会和环境三维度的国外创业模型比较
要深入探讨各个创业模型的深层次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异同,需要根据某种维度来对比
分析。本文拟从资源、机会和环境三个维度来比较上述六大创业模型间的异同点,以期能够
对模型的内涵和关联有较深入的把握。各个模型之间的比较结果见表1 所示。
- 7 -
表1 基于资源、机会和环境三维度的国外创业模型比较一览
维度
创业模型
资源 机会 环境 综合比较
蒂蒙斯模型
资源的整合源于
团队的形成和团
队对机会的把握。
经由团队实现了
机会和资源之间
的互动。
创业源于对机会的
识别,机会是创业过
程中的关键因素。
强调环境的不确
定性,这是实现模
型动态变化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