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00后双创崭露头角 河南大学生创业人数位居全国前列
河南青年时报讯(记者 李豌 魏文杰/文 赵墨波/图)创新是什么?它可以很具体,比如一“只”专注于机场跑道清理的“犀牛鸟”;它也可以很宏大,成为整个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擎。
面对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创新,尤为重要。
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描绘新蓝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一流创新生态,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必将在中原大地激荡起更大发展浪潮。
朝气蓬勃的青年,是不可忽视的创新创业主力军。当下的河南青年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绽放着属于他们的绚丽青春。这份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刚刚落幕的2021 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中,也能窥见一斑。
今天,我们聚焦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双创”群体,看他们如何在创新创业大潮中,书写时代答卷。
2021年全国双创周郑州主会场,一家海归留学生创办的本土纳米材料科创公司引人关注
专设大学生双创街区,“老中青”三代创业者同台
置身双创活动周现场,能鲜明感受到蓬勃昂扬的创新创业气息。值得注意的是,郑州主会场专门设立了“ 众星闪烁”大学生创新创业街区,20 个高校双创项目组团亮相。整个街区以红色为主色调,理念口号是“100℃燃”,象征大学生、青年创业者的青春活力。
这些项目中,既有由河南籍返乡高校毕业生主导、业绩正快速增长的中小企业,又有创始人刚毕业没多久、已进入公司化运作阶段的初创企业,还有在校大学生获奖、即将商业化的双创项目。如果将创业所处阶段按照年龄来划分,几乎代表了创业不同阶段的三类参展项目,颇有“老中青”三代创业者同台亮相的色彩,寓意高校双创一直在路上。
作为业绩增长较快的参展项目之一,河南西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西美科技”)成立于2014年,团队成员分别毕业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在总经理兼技术总工钟明亮的带领下,西美科技成功研发5G通信模组,为河南在5G通信模组产业链取得重大突破。
西美科技成立的同一年,另一参展项目河南董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董欣生物”)的创始人董振华,正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做中草药护肤品的创业,大学毕业后董振华成立董欣生物。董欣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下一步将考虑布局实体,努力将董欣打造为优质的国货品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犀牛鸟机器人”项目、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新能源热管冷暖空调器”项目都曾在2021 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目前也都在筹划产品上市等商业化探索。
双创“新四军”崛起,创业人数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探访发现,在这些项目团队的成员中,00后已然崭露头角,甚至在许多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
“犀牛鸟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张聪慧出生于2001年,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学院2019级学生。据张聪慧介绍,目前团队成员共20名,主要为该校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除大四学生外,其他全是00后。
去年10月,张聪慧在课余时间组织起“FOD终结者”团队,目前已带领团队制作出具备检测与清扫功能,实物与模型大小3∶1的机器人模型。今年,该项目分别在“挑战杯”大赛及“互联网+”大赛中获得二等奖,8月份时还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立项。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新能源热管冷暖空调展位介绍人吴浩男表示:“ 我们的项目于去年启动,主要研发风光能源互补的冷暖空调,并通过改进换热系统,使得我们的产品比传统空调能效比提高4%。”该项目团队启动时,参与学生均为大一新生,全部为00后。
大学生已是不可忽视的创新创业主力军。本次双创周期间,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编著的《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研究2020》对外发布,该研究显示,2014—2019 年间,以科技人员、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大企业高管等创业人员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崛起壮大。根据众创空间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创业团队人员数量达到89 万人,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15.5万人。
该研究同时显示,从创新创业人数来看,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河南成为我国创新创业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根据众创空间统计数据,2017年,河南拥有的大学生创业人员数量在全国位居第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学发展规划院李怀强教授介绍说,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涌现出大批特色课程、双创项目和创业典型,形成一系列品牌双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情,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
智慧农业、非遗文创……创业瞄准时代趋势
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郑州主会场重点活动之一,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分赛上,60个项目参加省级终审决赛。
该大赛由团省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主办,首次以专项赛的形式,设置“科技创新专项”“乡村振兴专项”“互联网专项”“社会企业专项”等4个专项赛,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引领青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项目数农通,获得此次大赛互联网专项(初创组)金奖。项目负责人张高美,是统计与大数据专业大四学生,最初正是基于国家对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相关政策,而选择了该项目方向。
该项目以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云计算、卫星监测、无人机遥感、土壤检测为依托,帮助农民实现科学化高效种植与农田管理,为政府、中大型农业生产经营者搭建了一个致力于提供产前、产中“空天地”一体化的科学种植指导服务平台。目前,该项目已注册成立公司,获多项专利。
凭项目“福虎记”获得此次大赛金奖的臧清露,是河南经贸职业学院2020 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去年,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她,在老师的鼓励下,决定把深藏的心愿付诸实践: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传承并传播出去。
相比目前市面上许多的非遗文创项目,臧清露通过老师邀请计算机学院学生,共同开发建立全国唯一的非遗纹样矢量数据库,将非遗数字化,永久保留非遗数据,以科技助力乡村非遗产业,目前已经录入100 多种纹样。未来,臧清露还希望能通过这一系统,收集全国各地的布老虎纹样。“之后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纹样,进行创新研发设计,把布老虎运用在各种文创产品上,甚至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一个对社会有益且是社会急需的项目,即便遇到一些艰难险阻,也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明确目标,要知道我们创业是为社会谋福利、解痛点。”李怀强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要立足社会,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创业初衷。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新的机遇。10月21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对GDP 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50%。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 秦朝在第九届中国创业者大会上曾提出,当下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供给侧结构改革,过去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 好不好”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所有赛道都值得重做,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为行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