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推广价值 【课题研究】如何将“做”写出来——中小学课题研究报告的价值归正与写作思路
摘要:教育写作制约了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当前,教师普遍存在“忽视做”和“轻视写”两种对课题研究报告价值的认识偏离。优秀的课题研究报告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三个特征,依据积累和撰写两条主线,形成写作研究报告的行动模型。
关键词:教育写作;中小学课题;研究报告;价值归正;行动模型;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洪剑.如何将“做”写出来——中小学课题研究报告的价值归正与写作思路[J].教育科学论坛,2023,(01):36-37.
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虽然广大中小学教师围绕课题开展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探索,但囿于教育写作能力欠缺,常常成果提炼和表达效果不理想,尤其突出表现在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时。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对研究报告价值的认识偏离。
一、价值归正:课题研究应做写结合
课题研究报告通常指在课题研究末期,研究者向外界报告其研究成果的表述性文本。课题研究报告价值集中体现为报告外显整个研究和探索的结晶。教师们对课题研究报告价值认识偏离往往表现为“忽视做”和“轻视写”。
一方面,一些中小学课题研究出现“申报积极,执行不急,结题焦急”的现象,许多教师只在申请和结题两个阶段进行思考,忽视了“做”是“写”的前提,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为基础,最终课题研究报告的写作就会沦为“编”。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学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轻视写,只管做,不反思,不剖析,不提炼,不重视将研究活动及时反思、记录,形成阶段成果。最后写结题报告时,所有的活动只有简单的活动记录叠加,没反思,没递进,导致没素材。
研究报告不能结题的时候才开始动笔,写应当贯穿于整个研究的过程,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写作),边改进,边固化,只有第一时间记录下发生时的感想,才能获得最鲜活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最后集大成于研究报告写不仅是简单的文字输出,还隐含了清理材料、整理思路、梳理逻辑、润色文字等工作。
二、逻辑向路:优秀研究报告的三个特征(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研究报告行文的基本要求。行文时,尽量使用专业的术语,不将惯用口语、有争议的术语写到报告中。与时俱进是科学性的本质内涵。报告行文一定要响应当前新时代的教育政策、教改方向和教研路径。
(二)系统性
系统是琐碎的反义词,琐碎的研究成果,其价值会大打折扣,只有系统地梳理总结,才能让研究变得熠熠生辉。逻辑是串起智慧宝石的主线,没有主线,研究结果再好,也杂乱无章,黯然失色。以一定的逻辑组织研究成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研究报告背景部分,论证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发展趋势时,通过呈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国家、省(市文件,引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等国家标准,以时间为主线,厘清了从呼吁、试点到推广等三个层级递进、严密的逻辑论证,有效地证明了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让人不由得信服。
(三)创新性
教育问题总是围绕“教什么(课程)”“怎么教(教学法)”“教得如何(评价)”等本源问题开展研究,研究者利用不同的视角审视研究问题,产生不同的研究成果,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进步。其一直面问题而出新认识是落实的前提,发现是解决的关键。教育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肯定是对问题的现有认识,不足以支持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才需要重新审视问题,寻求新的解决之路。其二,方法有效而出新。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研究方法会直接导致研究结果是否服众,是否接近事实真相。
三、行动模型:课题研究报告的写作建议
图1 课题研究报告的写作行动模型
(一)积累阅读笔记、工作计划和观察反思1. 阅读笔记:记录研究背景和综述
阅读笔记遵循“摘抄→批注笔记”的生成过程丰富的摘抄会将“关注”固化下来,精准的批注会将“思考”固化下来,系统的笔记会将“逻辑”固化下来。好的阅读笔记是写研究综述的基础。既要有精华的摘抄,又要有精辟的批注,更要有精准的逻辑。既然是精华,摘抄原文就一定量不能多既然是精辟,批注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性的定位;既然是精准,整体综述的脉络逻辑就一定要清晰准确。
2. 工作计划:记录研究路线和活动
计划决定研究结果是否按照当初的构思一步步实现。计划从详细程度可分为框架、阶段和步骤。具体实施时,可将活动目的、活动步骤等进行详细规划,待活动开展完毕,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再加上活动的反思,形成了一个个小的研究闭环,是很好的结题过程性资料,经过提炼和加工后可以成为很好的研究操作性成果。
3. 观察反思:记录一手资料和思考
观察一定要围绕某个主题,基于数个维度,开展有计划、有方向、有目的、有重点的信息收集和思维辨析。反思一定要有理论、有依据、有批判、有改进,对观察记录下来的现象进行批判,基于思想、理论和政策进行的审视、点评和批判才有力。同时,及时思、及时议、及时记是非常需要的反思撰写通常包括总体评价、现象描述、详细评述、后续改进等四方面内容可以采用“拟定提纲→斟酌逻辑→丰富内容→梳理文字”的流程,很快地将自己所感所思所悟写下来,这些都是研究报告很好的素材。
(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第一,先搭框架。框架搭好,报告就成型一半。中小学课题研究报告通常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目标内容方法措施、研究成果、研究后反思等内容,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的重头戏,篇幅基本要占“整篇研究报告的1/2及以上”[1]。写好研究报告各级标题,然后梳理标题的逻辑关系,对框架进行严密的论证和思考。
第二,图表添彩。图表往往是报告中最吸引人关注的内容。图表需要对文字叙述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图示化的内容让读者对所述内容一目了然,配合对图表的文字阐述,就能很好地表达研究的成果。图表从功能上分包括统计分析图表、逻辑思维图表、对比呈现图表等,从形式上可分为思维导图、概念图、分类表等。
第三,不断提炼。当研究报告基本成型后,就到了打磨和修订阶段,该阶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报告放几天,又重新审视一下也许又有新的想法和思路。包括段落注重字数平衡、标题注重工整对仗用词注意精挑细选、图表注意精益求精。在科学性和影响力同等条件下,文字陈述绝对能对研究报告添光增彩。
事实不经整理,只是事务事实一经整理,才有事理。写,不是杜撰、胡编和乱扯;写,是思考、总结和提炼后呈现出的火花、结晶和精华。只有“以做为基,以写随做”,才能写出实招、实绩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