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发帖审核 设计师公开称“女生多数都恶心”,女子关联“网友爆料”曝光网店吃官司,法院:发帖者实名道歉赔5000元
2021年,不满网红服装店设计师说出“女生这种生物真的绝大多数都是恶心的东西”的言论,北京网友小苹(化名)在熟悉的豆瓣论坛发帖曝光此事后,接到自称该网店前员工的网友爆料,又将对方提供的网店辱女、抄袭等爆料,编辑添加到帖子里。
没想到,这篇不久后被删除的帖子,却让她惹上了一场官司,最终付出了赔偿5000元,在平台向该网店品牌所属公司道歉10天的代价。
2023年12月20日,经办该案的沈法官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这类案件并不少见,也提醒广大网友,在网上发表言论要谨慎。
买家发帖曝网店设计师辱女:“女生多数都是恶心的东西”
12月19日,在北京工作的豆瓣网友小苹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自己曾是女网红“胖龟”的忠实粉丝,在其开设的女装网店购买服装,从大三一直买到了参加工作两年的2021年。
小苹称,她和一大批喜爱“胖龟”个人风格而追随的粉丝一样,加入了其店铺的粉丝微信群。该群主要是发布预售团购信息,在群内,粉丝可直接与“胖龟”本人、设计师、合伙人和运营等工作人员互动。
早期,“胖龟”的网店主要面向学生等顾客群体,服装多数定价在两三百元左右。2021年7月份,该店铺突然决定升级,通知粉丝们服装将提价至700~1000元的区间。
“有人说设计面料什么的没改,我为什么要多花钱买?”小苹说,粉丝们并不愿接受凭空涨价,拒绝被“割韭菜”,遂在群内议论纷纷。而店铺方的回应是“你可以在涨价前买”,就把人家踢出去了。
7月11日凌晨,有人在群内贴出了一名该店设计师发布的朋友圈状态,“女生这种生物真的绝大多数都是恶心的东西”。
小苹提供给法院的部分证据,设计师发表的辱女朋友圈,及粉丝群对此议论截图 受访者供图
小苹说,这名设计师也是女性,粉丝们顿时炸了锅,要求主理人作出解释。但主理人的回应明显在维护这名设计师,“说我首先想到她(设计师)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她肯定没这个意思。”
小苹说,由于感到不满,便在其熟悉的豆瓣论坛发布了一个指名道姓的“女装店铺预警割韭菜抄袭厌女对买家秀恶意点评压榨员工”的帖子,吐槽此事,“没说那个网红,只是就事论事说设计师不当言辞,客观说清仓涨价的事。”
该帖发布不久,就有一名豆瓣网友向小苹发送私信,自称曾在那里工作过一段时间,爆料只想劝粉丝们不要太真情实感,网红“营造的人设和你们想象的不一样。”
这名网友投稿的长图、文字等内容包括,其在职期间领着3000元的微薄月薪,却要超负荷承担设计师助理、直播的工作,以及在其公司工作时被“压榨”的经历、公司厌女氛围等。
投稿还涉及该店抄袭,店铺的男工作人员会点评女买家的买家秀,收集一些女买家秀照片等爆料,小苹将这些内容整理后添加到帖子里。
小苹称,此为投稿的“前员工“网友提供的网店抄袭证据 受访者供图
发帖被平台删除:被曝光店铺所属公司以侵犯名誉权起诉
小苹说,帖子发布后,约有300余个回复。当年11月份左右,帖子被豆瓣删除,她也没在意。
直到2022年年底,她收到杭州互联网法院发来的消息,才知道自己被当事店铺所属的杭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络公司)告了,索赔5万元,“我才毕业一两年,还是挺慌的,当时所有钱加一块都不到5万。”
小苹也向当时投稿的“前员工”网友发送私信,希望其为这场官司提供一些证据。但意料之中的,对方没有回信,她也能理解。
她认为,就算对方愿意站出来,也无法提供当时的证据,“包括性**扰等语言暴力,那种厌女辱女的公司氛围,怎么让投稿人证明?她也不可能随时录音……涉及抄袭在中国本来就很难界定。”
最终,她还是独自应诉,“我既然没有做错的事,干嘛要上来就滑跪呢?”
据判决书显示,该案于2023年4月份开庭审理,原告诉称,小苹发布的帖子“文章内容有‘厌女ru女就是这家店铺的企业文化’‘对着买家秀里的每一个女生的身材长相指指点点’‘他们的蝻合伙人也会收集美女买家秀进行意yin’‘贬低评价员工的身材和长相’‘在他们嘴里每个女生要么是照骗,要么就是丑’等不实表述。
该网帖文章发布后,获得了大量网友的回复、点赞、转发及收藏,导致相关公众对网络公司及其旗下的品牌作出负面评价,进而侵害了网络公司的名誉权,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
该公司要求小苹,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上或使用其豆瓣账号在豆瓣平台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50000元,其中包括合理维权费用20040元。
包括当时的群聊天记录等,小苹向法院提交了五十余页的证据。据其中一组名为“上架销售印有性化女性的短袖”证据显示,此前,该店铺曾设计出一款夏季T恤,图案为一只小熊,配有歧视性的英文字样”Sugar daddy”。
小苹提交法院的涉事网店发布的性化女性设计短袖,及当时网店方回应粉丝质疑的聊天截图 受访者供图
该组证据配发的“上新群”聊天记录截图显示,有疑似粉丝委婉提问,“穿这个也找不到干爹吧?”
疑似店铺方工作人员回应:“我觉得这个词这样子搭配蛮有意思的”“我个人好像没有很抗拒这个词”“不喜欢就不买呗”。
提问的粉丝不再追问,“嗯嗯好没事,就随便问问。”
法院判决:构成名誉侵权,粉丝道歉并赔偿网络公司5000元
判决书显示,小苹辩称自己的主观目的并非出于恶意诋毁对方商业信誉,发帖内容系对事实情况的客观揭露,不存在带有主观恶意的侮辱、诽谤等损害网络公司名誉的不实文字,该公司的名誉损失、经济损失与自己行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法院认为,小苹发布的涉案文章,“原来厌女ru(辱)女就是这家店铺的企业文化,他们表面会求着大家多发买家秀,转过头对着买家秀里的每一个女生的身材指指点点,他们的男合伙人也会收集美女买家秀进行意yin(**),甚至会在直播里对女性员工的内衣自由进行点评”,前设计师助理的“他们这一群人对女性真的很苛刻和很不友好,在他们的嘴里每个女生要么是照骗,要么就是丑”“他们会收集你们的买家秀,虽然说表现得求着你们发,但还是对你们的样貌和搭配都评头论足,觉得是大家长得不怎么样……还会特意保存一些美女穿着小葡萄衣服的照片,一些胸部特点比较突出的女孩子还会被XX特意存进他的手机里,作为意**素材”等言论,对于网络公司及其公司合伙人系负面评述。
法院经审理查明,小苹陈述后续的小字内容系其从其他网友投稿获得,小苹以原图转载方式将其编辑在涉案文章内。
庭审中,网络公司自认涉案文章中昵称为“XXX”的微信用户系其公司旗下设计师,该设计师曾在公司设立的粉丝群内发表过“女生这种生物真的绝大多数都是恶心的东西”的言论,该设计师后续被公司开除。
据小苹陈述该言论内容系其从其他网友处投稿获得,由于小苹提交的证据并未显示投稿人的认证信息,亦未体现投稿时间,无法辨析该言论是否如其所述系他人向其投稿的素材。
而法院查明前述部分言论是由小苹自行编辑录入的,该院认为,“无论是否属于转载抑或系小苹原创,小苹均须对其发布的前述涉案言论内容的真实性予以初步论证。而小苹并未尽到审慎的注意、审核义务,仅凭单纯的主观感觉,认为涉案言论内容属实,即将其公之于众。”
据此,由于小苹提交的证据,并不足以论证前述言论均具有初步事实根据,该院认定,前述言论构成对网络公司的名誉侵权。
法院还指出,“由于网络公司自身亦承认其设计师曾经发布过对于女性群体不敬的言论,故小苹在涉案言论中针对商品涨价、网络公司辱女、厌女等部分言论,因具有初步证据,不构成对网络公司的名誉侵权。”
该院还表示,“根据在案证据可知,网络公司的店铺经营销量确有下降,但该后果应当归结于其自身的不当经营行为,包括公司设计师向女性群体发布的不当言论,以及商品清仓涨价等行为。
而小苹作为一个普通的豆瓣用户,其发表的涉案评论并不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故该院认为网络公司所主张的经济损失与涉案言论之间尚不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4月12日,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等判决,小苹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其个人豆瓣账号公开赔礼道歉,赔偿该公司维权合理费用支出共计5000元。
真名实姓网上道歉10天:“再也不会对网红真情实感”
12月12日,小苹用真实姓名在豆瓣论坛发布了道歉信。起初,对方甚至要求她手写道歉信,但小苹以遵守法院判决为由拒绝了。
小苹应要求贴在论坛的道歉信 网站截图
12月20日,记者联系涉案网络公司,接线工作人员对涉及该案的提问均未回应,“一切以法律宣告为准就行了。”
“如果贸然去发,确实很有可能对他人名誉造成侵权,不管是原创的还是转载的。”经办该案的沈姓法官表示不便谈论具体案情,但要提醒广大网友,网上发表言论应当谨言慎行。尽管网络用户有匿名性的特点,部分网友认为网上发表言论查不到,但可能会涉及到对他人权利的侵害,网上发言还是要非常审慎。这类案件并不少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在司法上面,对转载者的行为上也是有一个规制条件的。”
当被问及这场官司带来的影响,小苹沉默了半响,表示经过这场风波,自己“再也不会对网红真情实感了。”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陈思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